黑客思維:
成功竅訣──決不把自己看成受害者
成功的人永遠不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這是Linkedin組織發展副總裁Fred Kofman的信念,他在《Conscious Business: How to Build Value Through Values》一書中闡述此概念,並將此概念帶進Linkedin。在他加入Linkedin後,團隊由三百多人增至一萬人,會員數量由三千萬增至四億,收益由七千多萬增至三十億元,就是靠這樣的信念和文化。
我們總是很容易拿外在因素來解釋原由,例如:遲到的話,會說是交通問題。沒錯,我們的確會受外在因素影響,但每一個行動其實都反映一個決定,無論如何抉擇的都是我們自己。把責任推至其他因素上,可能保護到你免受責備,但亦會令原因無法釐清,解決方法也因此被活埋。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還是掌控者,反映你傾向開放地接受他人意見、批評,還是經常自我防禦為自己開脫。經常把自己看成受害者的人有種傾向,就是常把「應該」掛在嘴邊,但對象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應該怎樣怎樣……意味着他們聚焦的是他人的責任和過錯;而把自己看成掌控者的人,就較常說「可以怎樣怎樣……」,把目光集中在各種可能性上,力求吸取教訓後有所改進。
你可能會說,確實有很多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素,但正如玩紙牌一樣,如果你認為根本無法控制,那就會一直抱怨,相反地,如果你相信可以選擇如何操控和利用手上的牌,那就會專注思考和發掘各種可能性。如果你受問題困擾,就自己採取行動,不要指望一些不會感受得到你痛楚的人。書本的作者猶太人出身,自小生活在惶恐下,他從小就發現,欺壓他的人根本不會在乎他的苦楚,唯一可以改變他處境的就是他自己,他必須擔起保護自己的責任。他不再期望在位者會改變,不再相信官員,不再倚賴他們。當然那些在位者絕對有責任,長遠我們亦需要透過教育和改善制度以解決問題,但千萬不要將你的人生押在那些人身上。
要從受害者變成掌控者,首先要多用「我……」的語句來承擔責任,例如:為何遲到?因為我沒有預算好可能出現塞車情況所需的時間,又沒有選擇最好的路線/交通工具。如果要解決問題,首先你必須承認責任,然後想像自己有無限的自由,有無數的可行解決辦法。
當你不再把自己看成受害者,你就不會再受到掣肘。你不但會更成功,達到你所想的,而且會更快樂,因為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大的掌控。
Leon Ho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3/19678902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靜思語]十三件事不要去做
[靜思語]十三件事不要去做
1.不要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他們並不影響你吃飯。
2.不要評價別人的德行,因為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3.不要評價別人的家庭,因為那和你沒有一點關係
4.不要評價別人的學問,因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學問。
5.不要評價任何人,哪怕是你最看不起的人。
6.不要胡亂花錢,因為明天你就可能失業。
7.不要趾高氣揚,因為明天你就可能失勢。
8.不要太過張揚,要明白沒有一個人會比你更弱小。總之,做人要低調一點。
9.不要濫交朋友,尤其是同性,因為一舉一動都會留下烙印,將來成為是非。
10.不要依靠別人,因為生活沉重,誰都想活得輕鬆。
11.不要傷害別人,因為報復遲早都會來,弄不好吃虧的是你自己。
12.做人不要解釋,是智者的選擇。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
13.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現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現其實那都不算事。
1.不要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他們並不影響你吃飯。
2.不要評價別人的德行,因為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3.不要評價別人的家庭,因為那和你沒有一點關係
4.不要評價別人的學問,因為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學問。
5.不要評價任何人,哪怕是你最看不起的人。
6.不要胡亂花錢,因為明天你就可能失業。
7.不要趾高氣揚,因為明天你就可能失勢。
8.不要太過張揚,要明白沒有一個人會比你更弱小。總之,做人要低調一點。
9.不要濫交朋友,尤其是同性,因為一舉一動都會留下烙印,將來成為是非。
10.不要依靠別人,因為生活沉重,誰都想活得輕鬆。
11.不要傷害別人,因為報復遲早都會來,弄不好吃虧的是你自己。
12.做人不要解釋,是智者的選擇。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
13.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現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現其實那都不算事。
透過5年的財富研究 全方位了解有錢人
以前睇有錢人習慣相當表面,睇完呢份報告之後,即刻有立體印象。
今次呢份財富報告,於2004至2009年間進行,研究前後認真訪問咗233位有錢人(有177個係白手興家),以及128位窮人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1. 佢哋唔算後生,80%已經50歲以上。平均花32年去累積財富,證明要發達,就要睇長線釣大魚。
2. 86%有錢人喜歡自己份工,61%有錢人從事自己夢想嘅工作;研究甚至指出,為夢想工作,可以快好多發達,成為百萬美元富豪,只需12年。
3. 88%有錢人每日都有閱讀習慣,透過閱讀令他們的工作表現更好。85%人每個月會讀兩本書,有錢人嘅共通點係,佢哋唔會睇八卦雜誌,因為浪費時間。
4. 靠父幹反而「輸在終點線」;研究指大部份有錢人都係靠自己,其中31%甚至出身於貧窮家庭,透過努力一樣可以有錢。
5. 有錢人唔食快餐店,亦唔食糖;76%每日最少做半小時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6. 有錢人鍾意幫人,72%每個月都做5小時義工,捐錢更係指定動作。研究指佢哋最鍾意唔係睇人衰,而係想別人都成功。
7. 無論生活幾咁五光十色,真正有錢人唔會換老婆、唔會換車、唔會換樓。研究指64%有錢人住間屋住最少20年,而且好少分居離婚,連架車都好少換。
8. 每日都有計劃,81%人有 to-do list。
9. 唔會經常去旅行,呢點同大劉個仔劉鳴煒叫人唔好去日本不謀而合。96%有錢人每年旅遊開支唔會多過6000蚊美金(約47000港元),41%人甚至花少於3000蚊美金(約23000港元)一年。
10. 44%有錢人返工前3個鐘起床。
11. 73%有錢人平均每星期返58個鐘。
12. 佢哋唔會同有負能量嘅人來往,只會同成功嘅人一齊;經常投訴嘅人,做唔到有錢人朋友。
13. 好多人以為以小博大,靠賭可以起家,其實全錯﹗研究指出,84%有錢人,從來唔賭錢。難怪大部份人都係愈賭愈窮。
14. 奉公守法。99%人從未無被拘捕,包括示威上街。
15. 擁有良好儲蓄習慣,自出來打工嘅一日起,就將2成收入,存入銀行等退休。
16. 65%人擁有3個收入來源,45%人有4個,29%有5個,亦證明打死一份工,一定無出頭。
17. 唔睇電視。67%人每日唔睇超過一個鐘,更唔會花十幾個鐘去煲劇。喺累積財富嘅道路上,煲劇等於悲劇。
18. 有錢人一啲都唔使贏在起跑線,研究指77%人喺學校,只係C級或B級學生,不過佢哋放課後運用時間相當聰明,懂得自我增值;所以上班時間hea過一啲都唔出奇,最重要係收工之後,你點運用餘下嘅自由時間,學到發達。
今次呢份財富報告,於2004至2009年間進行,研究前後認真訪問咗233位有錢人(有177個係白手興家),以及128位窮人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1. 佢哋唔算後生,80%已經50歲以上。平均花32年去累積財富,證明要發達,就要睇長線釣大魚。
2. 86%有錢人喜歡自己份工,61%有錢人從事自己夢想嘅工作;研究甚至指出,為夢想工作,可以快好多發達,成為百萬美元富豪,只需12年。
3. 88%有錢人每日都有閱讀習慣,透過閱讀令他們的工作表現更好。85%人每個月會讀兩本書,有錢人嘅共通點係,佢哋唔會睇八卦雜誌,因為浪費時間。
4. 靠父幹反而「輸在終點線」;研究指大部份有錢人都係靠自己,其中31%甚至出身於貧窮家庭,透過努力一樣可以有錢。
5. 有錢人唔食快餐店,亦唔食糖;76%每日最少做半小時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6. 有錢人鍾意幫人,72%每個月都做5小時義工,捐錢更係指定動作。研究指佢哋最鍾意唔係睇人衰,而係想別人都成功。
7. 無論生活幾咁五光十色,真正有錢人唔會換老婆、唔會換車、唔會換樓。研究指64%有錢人住間屋住最少20年,而且好少分居離婚,連架車都好少換。
8. 每日都有計劃,81%人有 to-do list。
9. 唔會經常去旅行,呢點同大劉個仔劉鳴煒叫人唔好去日本不謀而合。96%有錢人每年旅遊開支唔會多過6000蚊美金(約47000港元),41%人甚至花少於3000蚊美金(約23000港元)一年。
10. 44%有錢人返工前3個鐘起床。
11. 73%有錢人平均每星期返58個鐘。
12. 佢哋唔會同有負能量嘅人來往,只會同成功嘅人一齊;經常投訴嘅人,做唔到有錢人朋友。
13. 好多人以為以小博大,靠賭可以起家,其實全錯﹗研究指出,84%有錢人,從來唔賭錢。難怪大部份人都係愈賭愈窮。
14. 奉公守法。99%人從未無被拘捕,包括示威上街。
15. 擁有良好儲蓄習慣,自出來打工嘅一日起,就將2成收入,存入銀行等退休。
16. 65%人擁有3個收入來源,45%人有4個,29%有5個,亦證明打死一份工,一定無出頭。
17. 唔睇電視。67%人每日唔睇超過一個鐘,更唔會花十幾個鐘去煲劇。喺累積財富嘅道路上,煲劇等於悲劇。
18. 有錢人一啲都唔使贏在起跑線,研究指77%人喺學校,只係C級或B級學生,不過佢哋放課後運用時間相當聰明,懂得自我增值;所以上班時間hea過一啲都唔出奇,最重要係收工之後,你點運用餘下嘅自由時間,學到發達。
Band1的詛咒
升中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記得,高中的他,這樣說過:「老師,如果當年我進不了Band1學校,你說多好!」
反高潮吧。背後的情緒過山車,卻不足為外人道。那年,獲派Band1中學,開心過中六合彩,還得神落。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可惜,剎那光輝,總叫人頭痕。強中自有強中手,未幾,由小學第一變中學第尾……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作為Band1學校的籮底橙,什麼都輪不到你。比賽、交流、表演,統統無你份,連功課貼堂都不用妄想。等着你的,是補底班、輔導班,甚至——留班。技不如人,加上自卑,惡性循環,升中那刻雄心壯志,數年後變了泄氣皮球。
有沒有出路?其實,是有的。在哪裡跌倒,在別處爬起。十來歲的小大人,自己很清楚,學術不是他的世界。但世界很大,除了中英數理化文史地,還有運動、音樂、舞蹈、攝影、烹飪……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過,Band1仔通常無路可選。他,喜歡電子結他。我說,那就去彈啊。他說,老竇知道了,一定打死我。幾多人想入Band1中學也入不到,你入了,怎可能不考大學?其實,我真的不想入大學。「早知,我考得爛一點,入Band3,就做咩都得。」
一次僥倖(還是不幸),成了六年中學生涯的包袱。要說服Band3中學的家長,讓孩子追夢,不難。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孩子不要學壞。但要令Band1家長明白,孩子自有孩子的路,很難。
搞藝術的友儕間,常有個笑話。有人不忿社會總把藝術家看扁,標籤作「讀書唔成」的一群。有人卻笑說,「幸好我讀書唔成,不然,去搞藝術,家變都有份。」
而我,比較相信,某年某良師的一句贈言:「走到哪裡,都不打緊。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與所有放榜同學共勉。
(原文載於2016年7月10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反高潮吧。背後的情緒過山車,卻不足為外人道。那年,獲派Band1中學,開心過中六合彩,還得神落。故事的開始,總是美好。可惜,剎那光輝,總叫人頭痕。強中自有強中手,未幾,由小學第一變中學第尾……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作為Band1學校的籮底橙,什麼都輪不到你。比賽、交流、表演,統統無你份,連功課貼堂都不用妄想。等着你的,是補底班、輔導班,甚至——留班。技不如人,加上自卑,惡性循環,升中那刻雄心壯志,數年後變了泄氣皮球。
有沒有出路?其實,是有的。在哪裡跌倒,在別處爬起。十來歲的小大人,自己很清楚,學術不是他的世界。但世界很大,除了中英數理化文史地,還有運動、音樂、舞蹈、攝影、烹飪……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過,Band1仔通常無路可選。他,喜歡電子結他。我說,那就去彈啊。他說,老竇知道了,一定打死我。幾多人想入Band1中學也入不到,你入了,怎可能不考大學?其實,我真的不想入大學。「早知,我考得爛一點,入Band3,就做咩都得。」
一次僥倖(還是不幸),成了六年中學生涯的包袱。要說服Band3中學的家長,讓孩子追夢,不難。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孩子不要學壞。但要令Band1家長明白,孩子自有孩子的路,很難。
搞藝術的友儕間,常有個笑話。有人不忿社會總把藝術家看扁,標籤作「讀書唔成」的一群。有人卻笑說,「幸好我讀書唔成,不然,去搞藝術,家變都有份。」
而我,比較相信,某年某良師的一句贈言:「走到哪裡,都不打緊。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與所有放榜同學共勉。
(原文載於2016年7月10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