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市場營銷是歧視?

自強不息 - 曾錦強 
市場營銷是歧視?

2016年04月19日

一名男顧客到夜場消費,遇上「女士之夜」要付比女性高的價錢,向平機會投訴性別歧視,不但獲得受理,還獲法庭判勝訴。評論多指矯枉過正,我認為對於從事市場營銷的人士來說,更會隨時誤墮法網。 
 
評論指這酒吧經營的是「任飲場」,由於男士酒量比女士大,所以收取較高費用很合理。正如酒店的自助餐,一般來說小孩的收費比較便宜,因為他們的食量較小。這是從使用量去斷定價格差異的合理性。
 
但從市場營銷的角度去看,即使使用量相同,價格也可以有差異性。多些女士入場,能吸引更多男士進場,小孩有優惠價,能吸引一家大小進場吃自助餐,為酒吧或餐廳帶來更多生意。很多商家願意做蝕本生意,就是因為這能帶來其他賺錢的機會。
 
市場營銷的工作往往由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開始,對於每個細分的市場,有不同的部署是很普遍的事情。例如電訊商可以因為學生的消費能力比較弱,給予價錢優惠,讓他們習慣使用該品牌後,成為忠實顧客,帶來長遠的收入。以平機會的邏輯,這可能會被控年齡或職業歧視。
 
某些品牌基於社會責任或公眾形象,會給予長者優惠,這也可能觸犯年齡歧視。如果同樣用量,付費便要相同的話,長者兩元乘車優惠,也可以觸犯法例,而這優惠更是由政府資助的。
 
市場營銷講求的是差異性,如果所有人購買同一商品,使用同一服務,要付同樣價錢的話,這等於斷了市場營銷的雙臂。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098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