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牛三 街頭語錄大全
當我們分析趨勢的時候,一般會將牛市分成三個階段,而「牛三」就是升浪的最後一期︰當處身於「牛三」的時候,市場情緒會表現出相當樂觀,人們將壞消息變成好消息,好消息會變成更好消息,全城一面倒地看好後市,本來唱淡的人也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從來不買的人都變得很想買,甚至連師奶和學生每天都在談論……如果看到了這種情況,就應該到了「牛三」。
我覺得現在香港的樓市,很大機會已經在「牛三」。
要判定是否已經進入「牛三」的最佳方法,並不是研究數據或看一大堆圖表,而是分析群眾心理,落街聽一聽大家的想法,這會更為實際和有意義得多。
以下就是在街頭和網上世界(有些是從網上討論區罵我的留言抄過來;我衷心感謝這些網民,讓我有得抄),近期聽得最多的說話︰
「我在幾年前以為樓價有機會下跌,賣了自住樓,白交了幾年租,現在好後悔……我一定要現在買番樓,就算面積變細,價錢變貴了,我都要買。唔買將來冇機會。」
「專家看淡樓市,一定是自己出晒貨。」
「返工賺得雞碎咁多,都唔夠層樓升值賺到的零頭。」
「要香港樓市跌,除非大亞灣核爆,否則沒有可能。」
「香港樓市是沒可能會下跌。將來不斷有國內資金搬錢來香港,錢會多到浸死你,香港樓價只會越來越升。」
「o依家買樓的人,全部都是非常穩陣。樓市基本上沒有風險。」
「低息減輕供樓人士負擔,樓價肯定會升。」
「加息代表經濟好,樓價肯定會升。」
「就算美國加息多少次,因為香港銀行水浸,肯定唔會跟隨加息。」
「香港位置獨特,是全中國有錢人資產儲存的地方,無數國內富人都想在香港買樓;所以香港樓價,根本唔使理香港人的購買能力。」
「目前香港樓市的情況,跟1997年完全不同,唔好成日講以前!今時今日仲攞二十年前來對比,不如同乾隆嗰時代比?」
「在香港,有樓就是成功,冇樓就是失敗。」
「買自住樓是永遠不會錯的。」
「即使樓價下跌,大陸資金會落來香港掃樓,就算熊三也未必會跌得太多。」
「發展商高價搶地,肯定會直接推高樓價。」
以上的說話,你最近有沒有講過出口?
現在香港人最常談論的題目,一定是樓市;本來擔憂樓價下跌的專家,最近也開始轉軚;無論任何消息,都是樓市的好消息;近期追價入市買樓的人,很多都是過去幾年都堅持不買樓,或是幾年前賣樓等跌,現在終於忍不住手;很多父母給錢九十後的孩子買樓……這都是「牛三」的訊號,大家必須注意。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203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曾淵滄專欄: 中行釋放價值有法
曾淵滄專欄:
中行釋放價值有法
同樣是中國銀行,內地的中行(3988)PE只有6倍,而香港的中銀香港(2388)PE有12倍,中行估值低是因為投資者擔心內地銀行壞賬多,因此中行與其他內銀股看齊,PE多是5倍、6倍,非常低,但是中行與其他內銀股最大的分別,是中行有非常龐大的海外業務,單是中銀香港,已經是一家市值3,000多億元的大銀行。
除了香港之外,中行在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規模也不小,可是海外這些沒有多少壞賬的業務所賺的錢全部被低估了,全部算入PE僅6倍的中行。
中行想釋放其潛在的價值,方法之一就是向中銀香港出售海外的資產與業務,進一步壯大中銀香港,將中銀香港改名為中銀海外,或者改不改名也無所謂,總之,資產業務歸入中銀香港後,將來產生的利潤就會以12倍的PE反映於中銀香港的市值,中銀香港市值急升對中行也自然有利。
2015年,中銀香港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近日又出售集友銀行,總共套現756億元,派了一些特別股息後,手上依然有大量現金可以收購母公司中行的海外資產。
當然,有些短視的股民更希望中銀香港再度派發特別股息。不過,派發特別股息對股民而言,沒有甚麼特別好處,理論上,派發1元的特別股息,除淨那一天,股價就會下跌1元,因此,利用手上的現金及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母公司低估值、低PE的資產與業務更合算,如果母公司出售資產與業務後,手上多了現金,由母公司發特別股息可能會更受歡迎。
過去許多年,利豐(494)就是靠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低估值、低PE的企業來壯大自己。
中行釋放價值有法
同樣是中國銀行,內地的中行(3988)PE只有6倍,而香港的中銀香港(2388)PE有12倍,中行估值低是因為投資者擔心內地銀行壞賬多,因此中行與其他內銀股看齊,PE多是5倍、6倍,非常低,但是中行與其他內銀股最大的分別,是中行有非常龐大的海外業務,單是中銀香港,已經是一家市值3,000多億元的大銀行。
除了香港之外,中行在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規模也不小,可是海外這些沒有多少壞賬的業務所賺的錢全部被低估了,全部算入PE僅6倍的中行。
中行想釋放其潛在的價值,方法之一就是向中銀香港出售海外的資產與業務,進一步壯大中銀香港,將中銀香港改名為中銀海外,或者改不改名也無所謂,總之,資產業務歸入中銀香港後,將來產生的利潤就會以12倍的PE反映於中銀香港的市值,中銀香港市值急升對中行也自然有利。
2015年,中銀香港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近日又出售集友銀行,總共套現756億元,派了一些特別股息後,手上依然有大量現金可以收購母公司中行的海外資產。
當然,有些短視的股民更希望中銀香港再度派發特別股息。不過,派發特別股息對股民而言,沒有甚麼特別好處,理論上,派發1元的特別股息,除淨那一天,股價就會下跌1元,因此,利用手上的現金及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母公司低估值、低PE的資產與業務更合算,如果母公司出售資產與業務後,手上多了現金,由母公司發特別股息可能會更受歡迎。
過去許多年,利豐(494)就是靠自己的高估值、高PE,去收購低估值、低PE的企業來壯大自己。
買自住樓要考慮的五個問題
買自住樓要考慮的五個問題
近日樓價不斷破頂,突然有很多冇樓的人都問︰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買樓?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從未買過樓,或是在幾年前賣了自住樓,白交了幾年租,現在感到非常後悔,擔心唔買就再冇機會。
對於他們是否要買自住樓,應該如何考慮?我建議先考慮以下五點︰
(1)未來息口走勢
美國將會一年加息三次,三年加息九次,基本上已經是肯定的事,只會有多冇少。有些「專家」認為香港銀行體系資金水浸,就算美國不斷加息,香港也不會跟隨;對於這個論點,我建議各位千萬不要相信!美國加息一兩次,香港或許不會跟隨,但怎可能加息九次也不跟?我認為美國加息九次,香港起碼也會加七次或以上,對於買入一間1,000萬元、貸款600萬元的物業,每年多付的利息就超過10萬大元。如果你今天才打算買樓,一定要計算這筆額外的利息負擔。
(2)供樓VS繼續交租
這是買樓自住的一個重要考慮,究竟是每月供樓的負擔較重,還是繼續交租較為划算。我同意大家可以做這個比較,不過利率就請用加了七次息的數字計算,而不是今天的利率。
(3)未來新盤供應
雖然很多人批評現屆的梁振英政府,未能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但我們必須承認,梁特在開發土地方面,是過去所有特首中最勤力,只是土地由開始物色到可以建樓,往往需要四到五年時間,也剛好是梁特任期完結之時,趕不及讓他得到掌聲。若我們推算一下時間,梁特在2012年上任,所以大量房屋土地供應會在2016至2018年,大量新樓供應會在2020至2022年;這些新樓會在建好前兩年賣樓花,即是樓花供應的高峰期,將會在2018至2020年。如果你打算現在搶新盤的樓花,建議可以不用太急,因為未來會有大量供應。
(4)最近樓價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誰人在高價追貨?
從近期住宅成交數據顯示,只有約2%買家為非本港居民;其他本港居民買賣個案,約95%買家屬於首次置業人士,本身已經有樓的人只佔5%。所以最近幾個月追價入市的人,很多都是過去幾年都堅持不買樓,或是幾年前賣樓等跌,但現在終於忍不住手,入市買樓的人;有些就是父母給錢孩子買樓。至於投資者,大部分已經收工,沒有在這階段買樓。
(5)買自住樓,就算買貴咗都唔怕?
有些人可能說︰「買自住樓,就算買貴咗,都唔使怕啦!」這絕對是騙人的想法。我可以保證,就算你買來自住,但買入後看見樓價不停下跌,大部分人都應該會感到傷心,甚至日日狂打自己心口,而不是「完全冇所謂」。買自住樓唔怕跌,根據真實經驗,是不正確的。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561
近日樓價不斷破頂,突然有很多冇樓的人都問︰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買樓?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從未買過樓,或是在幾年前賣了自住樓,白交了幾年租,現在感到非常後悔,擔心唔買就再冇機會。
對於他們是否要買自住樓,應該如何考慮?我建議先考慮以下五點︰
(1)未來息口走勢
美國將會一年加息三次,三年加息九次,基本上已經是肯定的事,只會有多冇少。有些「專家」認為香港銀行體系資金水浸,就算美國不斷加息,香港也不會跟隨;對於這個論點,我建議各位千萬不要相信!美國加息一兩次,香港或許不會跟隨,但怎可能加息九次也不跟?我認為美國加息九次,香港起碼也會加七次或以上,對於買入一間1,000萬元、貸款600萬元的物業,每年多付的利息就超過10萬大元。如果你今天才打算買樓,一定要計算這筆額外的利息負擔。
(2)供樓VS繼續交租
這是買樓自住的一個重要考慮,究竟是每月供樓的負擔較重,還是繼續交租較為划算。我同意大家可以做這個比較,不過利率就請用加了七次息的數字計算,而不是今天的利率。
(3)未來新盤供應
雖然很多人批評現屆的梁振英政府,未能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但我們必須承認,梁特在開發土地方面,是過去所有特首中最勤力,只是土地由開始物色到可以建樓,往往需要四到五年時間,也剛好是梁特任期完結之時,趕不及讓他得到掌聲。若我們推算一下時間,梁特在2012年上任,所以大量房屋土地供應會在2016至2018年,大量新樓供應會在2020至2022年;這些新樓會在建好前兩年賣樓花,即是樓花供應的高峰期,將會在2018至2020年。如果你打算現在搶新盤的樓花,建議可以不用太急,因為未來會有大量供應。
(4)最近樓價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誰人在高價追貨?
從近期住宅成交數據顯示,只有約2%買家為非本港居民;其他本港居民買賣個案,約95%買家屬於首次置業人士,本身已經有樓的人只佔5%。所以最近幾個月追價入市的人,很多都是過去幾年都堅持不買樓,或是幾年前賣樓等跌,但現在終於忍不住手,入市買樓的人;有些就是父母給錢孩子買樓。至於投資者,大部分已經收工,沒有在這階段買樓。
(5)買自住樓,就算買貴咗都唔怕?
有些人可能說︰「買自住樓,就算買貴咗,都唔使怕啦!」這絕對是騙人的想法。我可以保證,就算你買來自住,但買入後看見樓價不停下跌,大部分人都應該會感到傷心,甚至日日狂打自己心口,而不是「完全冇所謂」。買自住樓唔怕跌,根據真實經驗,是不正確的。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561
未來住宅供應分析
未來住宅供應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上周發表財政預算案,第N+1次重申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可以達到九萬四千個單位。今期我想花點篇幅,跟政府一起計計數。
先回顧近年政府預測的往績︰基本上每次都是報大數。梁特在一五年五月七日發表的一篇網誌,預測一六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為20,140伙,強力感謝發展局和政府部門同事的努力……後來到了一六年四月,差餉物業估價署又靜靜地將預計落成量改成18,200個單位。最後是多少?答案是14,600個單位,較梁特在一五年五月的網誌少了5,540,也較差估署靜靜雞改細的數字少了3,600。
今次預算的九萬四千個單位,政府是這樣計算︰
(1)已經落成樓宇,但仍未出售 = 6,000
(2)目前建築中單位7.7萬- 已經預售1.3萬= 6.4萬(其中在2013年或以前施工有1.4萬伙、2014年1.3萬、2015年1.1萬、2016年2.6萬)
(3)已批出土地可以隨時動工 = 2.4萬
將以上三個數字加起來,就是6,000+6.4萬+2.4萬=9.4萬個單位。
第一個數字︰沒有水分。
第二個數字︰根據運房局一四年十二月《長遠房屋策略》指出,對於地盤平整、基建和建屋等有關工程,一般需時約五至七年完成。所以一三年至一五年施工的單位,二○二○年全部計算為供應,算是合理;但一六年就起碼打八折。加起來之後,我會將6.4萬變成5.9萬。
第三個數字︰單位在一七年後才動工,二○年怎可全部賣得?我打個五折俾佢,起碼一半是水。
所以我認為四年的私樓供應量,應該是6,000+5.9萬+1.2萬=7.7萬個單位。
起樓是需要時間的。參考運房局一六年十二月《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報告,施工年份在一三年或以前的「建築中私人住宅數量」是1.8萬個單位,目前賣出樓花數量只有4,000個,其餘1.4萬仍未發售;施工年份是2014年的單位,建築中有1.8萬、賣出樓花5,000、未售出1.3萬。所以一七年施工的2.4萬伙,發展商在四年內賣樓,我估計不會超過一半。
政府預測一七年全年私宅落成量有1.9萬伙,但我參考屋宇處一六年十二月的報告,看到「首次提交圖則」的數據(交圖則是起樓最重要的一步),就不相信這個預測。一六年獲准動工建築(施工同意書)首次提交圖則的單位有14,270個,與一五年的14,497個單位差不多,而一四年和一三年就分別是11,919和9,092伙;過去四年交圖都沒有1.5萬伙,今年落成量怎可能有1.9萬伙?所以我估計一七年私宅落成量,最多只有1.5萬。
由於新樓施工的高峰期是一六至一八年(最高峰是2016年第一季,三個月有1.33萬伙開始施工),所以供應會在一八年後才會上升,高峰期在一九至二一年。估計到時的供應量,就可以達到每年2.5萬伙。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005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上周發表財政預算案,第N+1次重申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可以達到九萬四千個單位。今期我想花點篇幅,跟政府一起計計數。
先回顧近年政府預測的往績︰基本上每次都是報大數。梁特在一五年五月七日發表的一篇網誌,預測一六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為20,140伙,強力感謝發展局和政府部門同事的努力……後來到了一六年四月,差餉物業估價署又靜靜地將預計落成量改成18,200個單位。最後是多少?答案是14,600個單位,較梁特在一五年五月的網誌少了5,540,也較差估署靜靜雞改細的數字少了3,600。
今次預算的九萬四千個單位,政府是這樣計算︰
(1)已經落成樓宇,但仍未出售 = 6,000
(2)目前建築中單位7.7萬- 已經預售1.3萬= 6.4萬(其中在2013年或以前施工有1.4萬伙、2014年1.3萬、2015年1.1萬、2016年2.6萬)
(3)已批出土地可以隨時動工 = 2.4萬
將以上三個數字加起來,就是6,000+6.4萬+2.4萬=9.4萬個單位。
第一個數字︰沒有水分。
第二個數字︰根據運房局一四年十二月《長遠房屋策略》指出,對於地盤平整、基建和建屋等有關工程,一般需時約五至七年完成。所以一三年至一五年施工的單位,二○二○年全部計算為供應,算是合理;但一六年就起碼打八折。加起來之後,我會將6.4萬變成5.9萬。
第三個數字︰單位在一七年後才動工,二○年怎可全部賣得?我打個五折俾佢,起碼一半是水。
所以我認為四年的私樓供應量,應該是6,000+5.9萬+1.2萬=7.7萬個單位。
起樓是需要時間的。參考運房局一六年十二月《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報告,施工年份在一三年或以前的「建築中私人住宅數量」是1.8萬個單位,目前賣出樓花數量只有4,000個,其餘1.4萬仍未發售;施工年份是2014年的單位,建築中有1.8萬、賣出樓花5,000、未售出1.3萬。所以一七年施工的2.4萬伙,發展商在四年內賣樓,我估計不會超過一半。
政府預測一七年全年私宅落成量有1.9萬伙,但我參考屋宇處一六年十二月的報告,看到「首次提交圖則」的數據(交圖則是起樓最重要的一步),就不相信這個預測。一六年獲准動工建築(施工同意書)首次提交圖則的單位有14,270個,與一五年的14,497個單位差不多,而一四年和一三年就分別是11,919和9,092伙;過去四年交圖都沒有1.5萬伙,今年落成量怎可能有1.9萬伙?所以我估計一七年私宅落成量,最多只有1.5萬。
由於新樓施工的高峰期是一六至一八年(最高峰是2016年第一季,三個月有1.33萬伙開始施工),所以供應會在一八年後才會上升,高峰期在一九至二一年。估計到時的供應量,就可以達到每年2.5萬伙。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005
財經評論: 移民星洲兩大缺點
財經評論:
移民星洲兩大缺點
777高票當選,猶記得結果一出,朋友頓時展開移民的熱烈討論。朋友A:「澳洲或新加坡最理想。」朋友B:「論方便、可溝通的話,新加坡首選。」朋友們對星洲充滿憧憬,這點令我很好奇。
先談談新加坡的樓市政策,其政府相當鼓勵人民置業,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更調高首次置業補貼,首置夫婦最多可獲約60萬港幣津貼上車。能負擔私人房子的新加坡人卻為少數,85%的新加坡人都居住在港人所羨慕的「組屋」內,一般可先租後買,價格低於市價。對李光耀來說,公共住屋計劃不僅是為人們提供棲身之所,更是一個政治工具。當人們擁有房子,就能對國家更有歸屬感。
但事實上,就連星洲的房策也體現出「家長式管治」。新加坡政府規定,單身公民到了35歲才可購買新建的組屋(BTO),儘管有能力買得起供得起,更只能購買一房一廳的房子。住屋畢竟是個人的選擇和決定,為何單身者就要留待35歲以後才可買樓,更被政府規管買甚麼類型的單位?剩男剩女,於此房策之下,可謂備受歧視。
還有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學童早在小學四年級被安排參加「分流考試」及天才能力測試,目的讓教育部選出某百分比最聰明的資優學生,與平庸普通的大眾分流。天資較為遲緩一點的,或我們所說「遲開竅」,在這教育制度下,是真正的「被」輸在起跑線。
說回表示考慮移民的朋友,雖然初出茅廬,但擁有知識,領着不錯薪水,今天香港社會讓他們感到不安,但他們心中想要爭取的是安穩生活還是民主自由?在談論移民之前,需要問問自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30/19974098
移民星洲兩大缺點
777高票當選,猶記得結果一出,朋友頓時展開移民的熱烈討論。朋友A:「澳洲或新加坡最理想。」朋友B:「論方便、可溝通的話,新加坡首選。」朋友們對星洲充滿憧憬,這點令我很好奇。
先談談新加坡的樓市政策,其政府相當鼓勵人民置業,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更調高首次置業補貼,首置夫婦最多可獲約60萬港幣津貼上車。能負擔私人房子的新加坡人卻為少數,85%的新加坡人都居住在港人所羨慕的「組屋」內,一般可先租後買,價格低於市價。對李光耀來說,公共住屋計劃不僅是為人們提供棲身之所,更是一個政治工具。當人們擁有房子,就能對國家更有歸屬感。
但事實上,就連星洲的房策也體現出「家長式管治」。新加坡政府規定,單身公民到了35歲才可購買新建的組屋(BTO),儘管有能力買得起供得起,更只能購買一房一廳的房子。住屋畢竟是個人的選擇和決定,為何單身者就要留待35歲以後才可買樓,更被政府規管買甚麼類型的單位?剩男剩女,於此房策之下,可謂備受歧視。
還有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學童早在小學四年級被安排參加「分流考試」及天才能力測試,目的讓教育部選出某百分比最聰明的資優學生,與平庸普通的大眾分流。天資較為遲緩一點的,或我們所說「遲開竅」,在這教育制度下,是真正的「被」輸在起跑線。
說回表示考慮移民的朋友,雖然初出茅廬,但擁有知識,領着不錯薪水,今天香港社會讓他們感到不安,但他們心中想要爭取的是安穩生活還是民主自由?在談論移民之前,需要問問自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30/19974098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ETF資產配置實例
ETF資產配置實例
為了闡析如何運用ETF簡易地建構均衡的資產配置,筆者今期試用一些ETF做例子。既然用得ETF,就要Back-to-Basics(回歸基本),切忌一些太花巧,甚至是掩人耳目的「假ETF」。對於資產管理公司來說,ETF是一個靠規模經濟的低毛利生意,因此,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一般大型的ETF資產管理公司,在價格上必然有優勢。另外,選擇ETF要留意的是底下的資產流動性,不是所有資產皆適宜拿來做ETF,比方說垃圾債,或是一些市場較少的新興市場股票,由於流動性低,在市場波幅大的時候,也可能出現較大的誤差;因此,筆者一般不建議用ETF買債券(除了美國國債以外),也要避開較少的新興市場股票ETF。而由於在美國上市的ETF較多,筆者也會用一些在美國上市的ETF做例子,只要投資者在銀行或在其他證券行有美股戶口,相對的選擇也較多。
買債宜選國債
要補充一點,如果買債(除了國債外)不用ETF,又有甚麼方法去買債呢?在資產配置上,筆者傾向只買國債,因為企業債所拿到的信貸風險和回報,理論上,其實可以透過股票的組合中拿到,債的組合就可以主要拿到利率的風險和回報。如果一定要買非國債以外的債券,筆者就建議用普通的基金來買,切忌買單一的企業債券;因為很多時候,在香港買債券的門檻相對高,就算透過私人銀行等渠道買到債券,但由於買一手已經需要不少錢,如果只買了一隻兩隻債券,筆者認為是不智的,因為債券的風險回報有可能是「贏粒糖輸間廠」,因此,買債是必須是一籃子,分散風險,才能拿到會佳的風險回報比例。
iMoney 2017年2月18日

文章來源:
調高金山軟件的估值(十九)
調高金山軟件的估值(十九)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3-24
我周三參加了金山軟件(3888)2016年業績分析師簡介會,取得最新資訊後,用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再計一次其內在價值,得出結果每股20.8港元,較2016年8月時評估的價值16.4港元,上調了27%!現價20.85港元,剛好等於公司現時的內在價值,估值合理,我會繼續長線持有。
金山2016年業績超預期。扣除投資在迅雷及世紀互聯的減值計提撥備11.9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9.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79%,主要受到網遊業務所帶動。業績後,分析員紛紛調高金山未來的盈利預測、投資評級和目標價,刺激股價上漲。
金山最新的內在價值評估如下:
(1) 網遊
網遊業務板塊2016年營業額25.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86%。從分部業績12.8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攀升近1.5倍),再根據一些個人的假設,我估計它的利潤約9.7億元人民幣。我給予網遊業務12倍市盈率的估值,較同業暢遊(CYOU)、網易(NTES)和IGG(799)2016年平均市盈率18.4倍折讓35%,得出估值116億元人民幣。金山佔西山居76.2%股權,應佔估值88.4億元人民幣。
(2) 獵豹移動
獵豹移動2016年營業額4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轉盈為虧,全年淨虧損0.8億元人民幣。公司在美國上市,以股價11.3美元計算,市值約16.2億美元(折合112億元人民幣)。金山佔獵豹移動48.7%股權(從2017年2月開始,獵豹移動變成金山的聯營企業),應佔估值54.4億元人民幣。
(3) 辦公軟件
我估計辦公軟件業務板塊的利潤約1.0億元人民幣。我給予20倍市盈率,得出估值20億元人民幣。金山佔WPS 73.5%股權,應佔估值約15億元人民幣。
(4) 金山雲
金山雲2016年營業額同比大幅上升171%。根據2016年5月金山雲募集資金時的估值是11.4億美元(折合78.7億元人民幣)計算,金山佔金山雲51.8%股權,應佔估值40.8億元人民幣。
把以上四個業務板塊應佔估值相加(88.4 + 54.4 + 15 + 40.8),再加上金山合營和聯營企業的賬面值5.7億元人民幣,得出金山總應佔估值204.3億元人民幣。然後扣除10%控股公司折讓,得出其內在價值183.9億元人民幣。
最後,再要加上金山截止2016年底所持有的淨現金44.9億元人民幣(不計獵豹移動持有的淨現金10.8億元人民幣及個人估計少數股東持有的淨現金),及可供出售投資12.6億元人民幣,得出總內在價值241.4億元人民幣(183.9 + 44.9 + 12.6)(折合271.6億港元)。把總內在價值,除以金山的發行股數13.04億股,得出每股內在價值20.8港元(271.6 / 13.04)!
文章來源: 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7/03/blog-post_24.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3-24
我周三參加了金山軟件(3888)2016年業績分析師簡介會,取得最新資訊後,用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再計一次其內在價值,得出結果每股20.8港元,較2016年8月時評估的價值16.4港元,上調了27%!現價20.85港元,剛好等於公司現時的內在價值,估值合理,我會繼續長線持有。
金山2016年業績超預期。扣除投資在迅雷及世紀互聯的減值計提撥備11.9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9.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79%,主要受到網遊業務所帶動。業績後,分析員紛紛調高金山未來的盈利預測、投資評級和目標價,刺激股價上漲。
金山最新的內在價值評估如下:
(1) 網遊
網遊業務板塊2016年營業額25.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86%。從分部業績12.8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攀升近1.5倍),再根據一些個人的假設,我估計它的利潤約9.7億元人民幣。我給予網遊業務12倍市盈率的估值,較同業暢遊(CYOU)、網易(NTES)和IGG(799)2016年平均市盈率18.4倍折讓35%,得出估值116億元人民幣。金山佔西山居76.2%股權,應佔估值88.4億元人民幣。
(2) 獵豹移動
獵豹移動2016年營業額4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轉盈為虧,全年淨虧損0.8億元人民幣。公司在美國上市,以股價11.3美元計算,市值約16.2億美元(折合112億元人民幣)。金山佔獵豹移動48.7%股權(從2017年2月開始,獵豹移動變成金山的聯營企業),應佔估值54.4億元人民幣。
(3) 辦公軟件
我估計辦公軟件業務板塊的利潤約1.0億元人民幣。我給予20倍市盈率,得出估值20億元人民幣。金山佔WPS 73.5%股權,應佔估值約15億元人民幣。
(4) 金山雲
金山雲2016年營業額同比大幅上升171%。根據2016年5月金山雲募集資金時的估值是11.4億美元(折合78.7億元人民幣)計算,金山佔金山雲51.8%股權,應佔估值40.8億元人民幣。
把以上四個業務板塊應佔估值相加(88.4 + 54.4 + 15 + 40.8),再加上金山合營和聯營企業的賬面值5.7億元人民幣,得出金山總應佔估值204.3億元人民幣。然後扣除10%控股公司折讓,得出其內在價值183.9億元人民幣。
最後,再要加上金山截止2016年底所持有的淨現金44.9億元人民幣(不計獵豹移動持有的淨現金10.8億元人民幣及個人估計少數股東持有的淨現金),及可供出售投資12.6億元人民幣,得出總內在價值241.4億元人民幣(183.9 + 44.9 + 12.6)(折合271.6億港元)。把總內在價值,除以金山的發行股數13.04億股,得出每股內在價值20.8港元(271.6 / 13.04)!
文章來源: 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7/03/blog-post_24.html
用SOTP評估金蝶的內在價值(廿四)
用SOTP評估金蝶的內在價值(廿四)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3-21
上周四,我參加了金蝶(268)2016年全年業績分析員會議,得到最重要的投資訊息------管理層預計公司2017年持續經營業務將會回復較高的盈利增長動力,其中管理軟件業務將會平穩增長,而雲服務業務則會持續保持高增長,虧損有望收窄。
我用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評估金蝶的內在價值,得出每股3.39港元。現價3.3港元,較其內在價值低3%,估值尚算合理,我會繼續持有它的股票。
SOTP的計算方法如下:
從金蝶的分部信息(Segment Results)可以看到,公司主要經營三個業務板塊,分別是ERP業務、雲服務業務及投資性房地產的經營。
(1) ERP業務
ERP業務2016年營業額1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但由於銷售和研發費用大幅增加,令經營利潤同比減少了24%至2.32億元人民幣。在嚴格控制經營成本的前提下,我估計這個板塊2017年的盈利將會回復增長。假設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0%至2.78億元人民幣,扣除企業所得稅10%後,純利約2.51億元人民幣。我給予23倍預測市盈率,相當於公司過去10年預測市盈率的平均值,得出估值57.6億元人民幣。
(2) 雲服務業務
雲服務業務2016年營業額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攀升103%,經營虧損從2015年的0.52億元人民幣,擴大到2016年的0.88億元人民幣。管理層有信心未來幾年的營業額最少保持50%的複式增長,而今年的虧損將會縮小至0.5億元人民幣,明年有望收支平衡。
由於這個板塊還沒有產生盈利,故此不能用預測市盈率來做估值。我嘗試採用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簡稱P/S)的估價工具。參考美國同類且業務非常相近的企業的估值,比如Salesforce(CRM)和NetSuite,前者的市銷率約7倍,而後者於2016年11月被甲骨文(Oracle)收購,作價93億美元,相當於市銷率10.4倍。兩家公司的平均市銷率8.7倍。
我估計金蝶雲服務業務2017年的營業額5.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我給予比較保守的4倍市銷率,較美國同業的估值低54%,得出這個業務的估值21.8億元人民幣。
(3) 投資性房地產業務
2016年的淨租金收益0.7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投資性物業在資產負債表內的估值是8.8億元人民幣,反映Capitalisation Rate約8%(0.706/8.83),我認為估值非常合理,甚至有點低估。
把以上三個業務板塊估值相加(57.6 + 21.8 + 8.8),得出金蝶總估值88.2億元人民幣。然後扣除10%控股公司折讓(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得出其內在價值79.4億元人民幣。
最後,再要加上金蝶截止2016年底所持有的淨現金5.9億元人民幣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7億元人民幣,得出總內在價值88億元人民幣(折合99.4億港元)。將總內在價值除以公司的發行股數29.3億股,便得出每股內在價值3.39港元!
文章來源: 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7/03/sotp.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3-21
上周四,我參加了金蝶(268)2016年全年業績分析員會議,得到最重要的投資訊息------管理層預計公司2017年持續經營業務將會回復較高的盈利增長動力,其中管理軟件業務將會平穩增長,而雲服務業務則會持續保持高增長,虧損有望收窄。
我用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評估金蝶的內在價值,得出每股3.39港元。現價3.3港元,較其內在價值低3%,估值尚算合理,我會繼續持有它的股票。
SOTP的計算方法如下:
從金蝶的分部信息(Segment Results)可以看到,公司主要經營三個業務板塊,分別是ERP業務、雲服務業務及投資性房地產的經營。
(1) ERP業務
ERP業務2016年營業額1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但由於銷售和研發費用大幅增加,令經營利潤同比減少了24%至2.32億元人民幣。在嚴格控制經營成本的前提下,我估計這個板塊2017年的盈利將會回復增長。假設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0%至2.78億元人民幣,扣除企業所得稅10%後,純利約2.51億元人民幣。我給予23倍預測市盈率,相當於公司過去10年預測市盈率的平均值,得出估值57.6億元人民幣。
(2) 雲服務業務
雲服務業務2016年營業額3.4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攀升103%,經營虧損從2015年的0.52億元人民幣,擴大到2016年的0.88億元人民幣。管理層有信心未來幾年的營業額最少保持50%的複式增長,而今年的虧損將會縮小至0.5億元人民幣,明年有望收支平衡。
由於這個板塊還沒有產生盈利,故此不能用預測市盈率來做估值。我嘗試採用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簡稱P/S)的估價工具。參考美國同類且業務非常相近的企業的估值,比如Salesforce(CRM)和NetSuite,前者的市銷率約7倍,而後者於2016年11月被甲骨文(Oracle)收購,作價93億美元,相當於市銷率10.4倍。兩家公司的平均市銷率8.7倍。
我估計金蝶雲服務業務2017年的營業額5.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我給予比較保守的4倍市銷率,較美國同業的估值低54%,得出這個業務的估值21.8億元人民幣。
(3) 投資性房地產業務
2016年的淨租金收益0.7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投資性物業在資產負債表內的估值是8.8億元人民幣,反映Capitalisation Rate約8%(0.706/8.83),我認為估值非常合理,甚至有點低估。
把以上三個業務板塊估值相加(57.6 + 21.8 + 8.8),得出金蝶總估值88.2億元人民幣。然後扣除10%控股公司折讓(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得出其內在價值79.4億元人民幣。
最後,再要加上金蝶截止2016年底所持有的淨現金5.9億元人民幣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7億元人民幣,得出總內在價值88億元人民幣(折合99.4億港元)。將總內在價值除以公司的發行股數29.3億股,便得出每股內在價值3.39港元!
文章來源: 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7/03/sotp.html
做自己的曹星如 (止凡)
做自己的曹星如 (止凡)
iMoney – 2017年3月23日
iMoney – 2017年3月23日
上星期日零晨時份,剛想睡覺時突然看到fb有曹星如的拳賽直橎, 立即看看。
這場拳賽是曹星如激鬥日本拳手向井寬史,一面看着直播, 一面看着fb的直播收視升過10萬,實在厲害。 拳賽大戰多個回合,雙方都打得頭破血流, 最終曹星如不用打足12個回合計分定勝負, 而是於第8個回合擊倒對手。賽後曹星如有血有汗地發言, 多謝各位支持,場面感動。
看完曹星如這場拳賽,興奮、激動, 香港這塊土地出了一個拳擊世界冠軍。香港人多是醒目仔, 尤其當選擇自己的路,我們都會先想一個問題「這個有前途嗎?」
在香港生活,我們受着一個個框架所規限,彷彿就要好好讀書, 出來工作,升職加薪,一步步爬上職場高位。然而這樣子生活, 很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曾經看到一篇有關金庸的言論,感慨萬分, 亦有在Blog內分享過。 話說八十年代金庸因起草基本法備受民主派批評, 更說他有當香港特首的野心。金庸當時曾公開反駁︰「 當特首有甚麼好?金庸的名與利相信都不會差過港督。 今日全世界知道金庸的,應多過任何一位港督。一百年後, 恐怕相差更遠吧?」
金庸走出了自己的路,曹星如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而他們的路都是前無古人的,即使今天出了這兩位名人, 但香港人心目中仍是那句話:「在香港寫小說哪有前途的?」或者「 在香港打拳哪有前途的?」
不跟風迷失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投資領域中,大眾亦多會採取「跟風」的方法, 看某某如何致富,看某專家推介甚麼。當分享一些前輩的投資操作, 例如某某如何投資物業致富,背後考慮因素如何等, 當文章被放到一些討論區等平台上,引來的討論特別有趣。 他們看文章的角度會檢視自己能否照抄其操作, 在現實情況不能的話,就留言指這是「空廢文」, 指罵這類文章是在「造市」,文章作者是「打手」。
這給我的感覺是「目標為本」, 網上讀者多不要甚麼理念與投資考慮因素的東西, 最好直接指示他們應該如何做,例如第一先要如何,第二再做甚麼, 一步步地做,就會有多少回報之類。正因如此, 市面上也有不少回應這類思維的文章,收視也不錯。
這些投資者很快會發現,跟這個專家不行,跟那個達人又不行, 有時賺三兩萬,有時蝕三兩萬,資產累積總是原地踏步。 見人家今天成功,抄抄他走過的路,發現行不通, 又去抄另一個的路,走東走西,迷失自己。
同一種方式 不適合每人
曾聽聞不少現象,有人靠借錢槓桿加速致富,有人因借錢傾家蕩產, 視借貸為萬惡之首。有人買債券基金穩賺, 有人買債券基金蝕本離場,大罵債券基金乃騙財工具。 有人買股票大賺,有人買同一隻股票可以蝕入肉, 批評所有買這股票的人。有人炒樓提早退休,有人炒樓卻破產收場, 數年前已經認為樓市爆煲將至。
為何如此?主因背景人人不同,只要有些微差別,結果已大不同。 例如人家借錢時考慮多方風險,包括環境、比率、加息預期、用途、 財商、駕馭能力,與各方風險,從而好好作出管理。而跟風者呢? 只是見人家賺得多,希望靠借貸讓自己也能賺得更快, 就跟別人的路去借貸槓桿投資。
我們看到一個個成功例子,有投資的故事, 亦有如金庸與曹星如這些非投資的成功故事,從故事中能學到甚麼? 如何幫助自己走自己的路呢?這要看讀者本身的態度,有好態度, 自然能做自己的「曹星如」。
作者:止凡
年賺15%勝大市 股票分析師授揀股3法
【精明理財】年賺15%勝大市 股票分析師授揀股3法
iMoney – 2017年3月21日
股市起跌無常,港股上月曾上24000點,成交額逾千億,滿以為大牛市再來?轉眼間股市卻迅即冷卻,日前加息後又重回24000點水平,投資者要戰勝大市,殊不容易。人氣財經博客鍾記卻是箇中高手,本身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的他,曾任金融機構股票分析員、基金經理及上市公司投資經理,崇尚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之道,從不預測大市,只憑挑選優質股,把握最佳買入時機,讓鍾記過去10年每年平均賺10%至15%,穩贏大市,成績不俗,更因投資得宜獲得財務自由。股票分析員出身的鍾記,近年撰寫博客及出書,分享其選股及估值方法。鍾記的揀股及估值心法,理論與實戰兼備,只要肯認真做功課,素人也可做股票分析員!
鍾記20年前投身金融行業,接觸價值投資。投資門派眾多,技術分析、波浪理論、黃金比率等等各有所愛,為何鍾記獨愛價值投資?他認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倡導的價值投資,最合邏輯和常理,主要是趁低(股價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買入優質股票並長線持有,長遠必能獲利。
鍾記曾以價值投資理念,睇中港交所(00388),其時股價不足100元,2014年滬港通宣布後他逐步增持;2015年升破300元大賺一筆。他投資金山軟件(03888)更是「識於微時」,2012年該股僅3.5元,至2014年升至31元減持,獲利10倍之多!
要學習以分析員眼光揀股和估值,鍾記認為小投資者也學得來,他習慣由下而上選股︰第一步先挑選行業,第二步揀選行內頂尖企業,最後利用各項估值工具,決定買賣時機。
揀行業 經濟專利 收窄範圍
據港交所資料,截至今年1月港股上市公司數目達1649間,股海茫茫,投資者如何物色好股?鍾記會先找出擁有經濟專利(Economic Franchise)的行業或公司,大幅收窄選股範圍。
一如股神十分看重企業要有護城河(Moat),不易被外來競爭者挑戰。環顧香港,港交所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獨市生意,無人能夠挑戰。而澳門賭業股、保險股,均是擁有經濟專利的行業。鍾記解釋,全中國只有澳門可以開賭,外來競爭威脅不大;保險公司舉例友邦(01299)建立了品牌,難被取代。
選出了擁有經濟專利的行業之後,鍾記教大家用「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分析行業吸引力的高低程度,他自言過往擔任分析員和基金經理時,常常用到這工具。
根據該模型,影響市場吸引力有5種力量︰買方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現有競爭者的威脅。最理想是以上5種力量也不大,受外在影響的力量愈弱愈好,表一套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港交所及濠賭股。影響到港交所的5種力量也弱,故此股極之吸引。
至於濠賭股,只有供應商議價能力一環屬中性,因賭場與「疊馬仔」互相依賴。替代品方面,賭場的百家樂沒有太多賭博產品可取代,而澳門連同橫琴的主題樂團可吸引家庭客,他相信馬來西亞的雲頂沒有這方面配套,不能替代澳門。
揀龍頭 SWOT 選頂尖企業
揀選行業後, 鍾記進一步分析行業的龍頭, 如濠賭股的金沙(01928)和銀娛(00027)、地產股的新地(00016)。他介紹投資者使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條件作綜合和全面分析。大家買股票前,應閱讀年報做足功課,然後將發現到的SWOT寫一寫,作綜合分析,鍾記以本港地產股新地為例。
計估值 計好數定買賣時機
經過多重精挑細選,投資者應找到心目中的優秀股票,接下來卻是最難掌握的一環——估值。找出股票應有的內在價值,當股價低於內在價值一定水平,便值得買入。鍾記在其新作《選股與估值》整理了多種常用的估值工具(見表三),又教讀者以DCF(現金流折現法)、DDM(股利折現模型)及SOTP(分類加總估值法)等方法估值。雖然這些估值法稍為艱深,但俗語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者值得下苦功鑽研。
「運用估值模型去評估公司的內在價值,看似科學,但應用起來卻有不少藝術成分。」鍾記指,估值計算過程中,涉及很多分析員的假設、估計和預測,如預計公司未來的自由現金流或股息、折現率、永續增長率等數據。雖然分析員會力求客觀,但也存在主觀判斷和不確定性。
鍾記再以新地為例,地產股常用P/RNAV,RNAV是重估資產淨值。
「會計上,發展中的物業每年也沒作重估,它在資產負債表裡,會被低估了真正價值。例如地皮3年前以100億元買入,若樓價上升,可能已值150億元,但會計上沒有估值,沒有反映在資產負債表。」因此,RNAV更能反映地產股真正價值。不過,散戶不是測量師,究竟發展中的物業值多少錢,要不自己粗略地按樓價升幅估計,要不找分析員報告看看他們的估算。
除了RNAV,鍾記更以DDM分析新地的內在價值,DDM適合分析派息穩定的公司,對於收租股來說更適合,由於新地過去的派息穩定增長,故也可用DDM分析。鍾記在本刊Facebook專頁Live節目(https://goo.gl/5L42Ph)中便提到,如何應用RNAV和DDM的分析。鍾記今年初在博客以DDM評估新地內在價值,當時計算出新地應值118.8元,當時股價98元折讓了20%很吸引,但近日約113元,只折讓約5%,「現價是合理但不是很便宜。」
當公司股價大幅低於內在價值,出現股神重視的「安全邊際」,例如有20%折讓,便有充足的安全網,投資者便可在投資風險較低的時候,放心買入。當公司股價大幅高於內在價值,是否需要沽出?鍾記教路,是否沽出先看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基本面轉差是死症,一定要沽出。」反之,若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投資者便可繼續持有。
文章來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
iMoney – 2017年3月21日
股市起跌無常,港股上月曾上24000點,成交額逾千億,滿以為大牛市再來?轉眼間股市卻迅即冷卻,日前加息後又重回24000點水平,投資者要戰勝大市,殊不容易。人氣財經博客鍾記卻是箇中高手,本身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的他,曾任金融機構股票分析員、基金經理及上市公司投資經理,崇尚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之道,從不預測大市,只憑挑選優質股,把握最佳買入時機,讓鍾記過去10年每年平均賺10%至15%,穩贏大市,成績不俗,更因投資得宜獲得財務自由。股票分析員出身的鍾記,近年撰寫博客及出書,分享其選股及估值方法。鍾記的揀股及估值心法,理論與實戰兼備,只要肯認真做功課,素人也可做股票分析員!
鍾記20年前投身金融行業,接觸價值投資。投資門派眾多,技術分析、波浪理論、黃金比率等等各有所愛,為何鍾記獨愛價值投資?他認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倡導的價值投資,最合邏輯和常理,主要是趁低(股價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買入優質股票並長線持有,長遠必能獲利。
鍾記曾以價值投資理念,睇中港交所(00388),其時股價不足100元,2014年滬港通宣布後他逐步增持;2015年升破300元大賺一筆。他投資金山軟件(03888)更是「識於微時」,2012年該股僅3.5元,至2014年升至31元減持,獲利10倍之多!
要學習以分析員眼光揀股和估值,鍾記認為小投資者也學得來,他習慣由下而上選股︰第一步先挑選行業,第二步揀選行內頂尖企業,最後利用各項估值工具,決定買賣時機。
揀行業 經濟專利 收窄範圍
據港交所資料,截至今年1月港股上市公司數目達1649間,股海茫茫,投資者如何物色好股?鍾記會先找出擁有經濟專利(Economic Franchise)的行業或公司,大幅收窄選股範圍。
一如股神十分看重企業要有護城河(Moat),不易被外來競爭者挑戰。環顧香港,港交所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獨市生意,無人能夠挑戰。而澳門賭業股、保險股,均是擁有經濟專利的行業。鍾記解釋,全中國只有澳門可以開賭,外來競爭威脅不大;保險公司舉例友邦(01299)建立了品牌,難被取代。
選出了擁有經濟專利的行業之後,鍾記教大家用「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分析行業吸引力的高低程度,他自言過往擔任分析員和基金經理時,常常用到這工具。
根據該模型,影響市場吸引力有5種力量︰買方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現有競爭者的威脅。最理想是以上5種力量也不大,受外在影響的力量愈弱愈好,表一套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港交所及濠賭股。影響到港交所的5種力量也弱,故此股極之吸引。
至於濠賭股,只有供應商議價能力一環屬中性,因賭場與「疊馬仔」互相依賴。替代品方面,賭場的百家樂沒有太多賭博產品可取代,而澳門連同橫琴的主題樂團可吸引家庭客,他相信馬來西亞的雲頂沒有這方面配套,不能替代澳門。
揀龍頭 SWOT 選頂尖企業
揀選行業後, 鍾記進一步分析行業的龍頭, 如濠賭股的金沙(01928)和銀娛(00027)、地產股的新地(00016)。他介紹投資者使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條件作綜合和全面分析。大家買股票前,應閱讀年報做足功課,然後將發現到的SWOT寫一寫,作綜合分析,鍾記以本港地產股新地為例。
計估值 計好數定買賣時機
經過多重精挑細選,投資者應找到心目中的優秀股票,接下來卻是最難掌握的一環——估值。找出股票應有的內在價值,當股價低於內在價值一定水平,便值得買入。鍾記在其新作《選股與估值》整理了多種常用的估值工具(見表三),又教讀者以DCF(現金流折現法)、DDM(股利折現模型)及SOTP(分類加總估值法)等方法估值。雖然這些估值法稍為艱深,但俗語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者值得下苦功鑽研。
「運用估值模型去評估公司的內在價值,看似科學,但應用起來卻有不少藝術成分。」鍾記指,估值計算過程中,涉及很多分析員的假設、估計和預測,如預計公司未來的自由現金流或股息、折現率、永續增長率等數據。雖然分析員會力求客觀,但也存在主觀判斷和不確定性。
鍾記再以新地為例,地產股常用P/RNAV,RNAV是重估資產淨值。
「會計上,發展中的物業每年也沒作重估,它在資產負債表裡,會被低估了真正價值。例如地皮3年前以100億元買入,若樓價上升,可能已值150億元,但會計上沒有估值,沒有反映在資產負債表。」因此,RNAV更能反映地產股真正價值。不過,散戶不是測量師,究竟發展中的物業值多少錢,要不自己粗略地按樓價升幅估計,要不找分析員報告看看他們的估算。
除了RNAV,鍾記更以DDM分析新地的內在價值,DDM適合分析派息穩定的公司,對於收租股來說更適合,由於新地過去的派息穩定增長,故也可用DDM分析。鍾記在本刊Facebook專頁Live節目(https://goo.gl/5L42Ph)中便提到,如何應用RNAV和DDM的分析。鍾記今年初在博客以DDM評估新地內在價值,當時計算出新地應值118.8元,當時股價98元折讓了20%很吸引,但近日約113元,只折讓約5%,「現價是合理但不是很便宜。」
當公司股價大幅低於內在價值,出現股神重視的「安全邊際」,例如有20%折讓,便有充足的安全網,投資者便可在投資風險較低的時候,放心買入。當公司股價大幅高於內在價值,是否需要沽出?鍾記教路,是否沽出先看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基本面轉差是死症,一定要沽出。」反之,若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投資者便可繼續持有。
文章來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
八十後投機客: 續談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
八十後投機客:續談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
上回提到,MACD是用以確認趨勢的好工具。而用在指數月線圖之上,更有助於把看似毫無規律的走勢以MACD牛差為起點,至熊差為終點,把指數切割成不同的浪,之後便可以MACD的周期性把一個浪再細分成四個周期。如此一來便可比較不同的浪中每一個周期的特性,從而知道當指數踏入MACD中的某一周期時,趨勢頃向如何走向。而這個概念當然除了套用在月線圖上,更可應用於周線及日線圖中,由一個浪是由長期趨勢先行推動,再在短期趨勢作出微調,所以先由月線圖入手定下大局觀,然後再向周線圖着手研究當下在大浪中何等位置,最後再在日線圖上找尋合適買賣點,所以今日先談談周線圖下的MACD走勢。
和上次一樣,我們以下面的劃分為MACD指標細分四個周期:
A)MACD高於signal line而低於0線以下
B)MACD高於signal line而高於0線以上
C)MACD低於signal line而高於0線以上
D)MACD低於signal line而低於0線以下
由A至D,剛好一個由牛差至熊差的浪完成。而較為貼身的是恒指在周線圖上,在2月3日該周開始,踏入了B周期。不過有睇開圖嘅朋友,不難發現這次的B周期和以上的MACD四周期略有不同,因為這次的B周期並不是由A周期開始,而是由上一次浪的C周期(2016年11月3該周至2017年1月27日該周)轉向而成,通常來說,這是一個較為強勢的訊號,代表短期有較急購買力買入。如此比較一下過往在周線圖上,由C周期轉向為B周期的走勢共出現48次,而在完成B周期轉為C周期之時,當中有20次指數收低於B周期開始之時,幅度多數不多於3%。而當中升幅有21次,而大於10%的次數更有12次,其中更有不少為升幅多於20%的走勢。
可見,雖然贏輸次數差不多,但由C周期轉向為B周期一旦企穩,可算是較為強勢的信號,這其中原因,相信是在一個升浪中,MACD周期由A周期至B周期可以認作收貨期,購買力會開始湧現,當去到一定程度,短期炒家開始profit taking,從而轉入C周期,開始回調測試市場支持,如果是真.升浪,購買力足夠,當然會有新買家進場,從而引致MACD回頭,從新進入B周期此時便是測試新買家能耐之時。
文章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6/19969886
上一篇: http://newssarticle.blogspot.hk/2017/02/blog-post_5.html
上回提到,MACD是用以確認趨勢的好工具。而用在指數月線圖之上,更有助於把看似毫無規律的走勢以MACD牛差為起點,至熊差為終點,把指數切割成不同的浪,之後便可以MACD的周期性把一個浪再細分成四個周期。如此一來便可比較不同的浪中每一個周期的特性,從而知道當指數踏入MACD中的某一周期時,趨勢頃向如何走向。而這個概念當然除了套用在月線圖上,更可應用於周線及日線圖中,由一個浪是由長期趨勢先行推動,再在短期趨勢作出微調,所以先由月線圖入手定下大局觀,然後再向周線圖着手研究當下在大浪中何等位置,最後再在日線圖上找尋合適買賣點,所以今日先談談周線圖下的MACD走勢。
和上次一樣,我們以下面的劃分為MACD指標細分四個周期:
A)MACD高於signal line而低於0線以下
B)MACD高於signal line而高於0線以上
C)MACD低於signal line而高於0線以上
D)MACD低於signal line而低於0線以下
由A至D,剛好一個由牛差至熊差的浪完成。而較為貼身的是恒指在周線圖上,在2月3日該周開始,踏入了B周期。不過有睇開圖嘅朋友,不難發現這次的B周期和以上的MACD四周期略有不同,因為這次的B周期並不是由A周期開始,而是由上一次浪的C周期(2016年11月3該周至2017年1月27日該周)轉向而成,通常來說,這是一個較為強勢的訊號,代表短期有較急購買力買入。如此比較一下過往在周線圖上,由C周期轉向為B周期的走勢共出現48次,而在完成B周期轉為C周期之時,當中有20次指數收低於B周期開始之時,幅度多數不多於3%。而當中升幅有21次,而大於10%的次數更有12次,其中更有不少為升幅多於20%的走勢。
可見,雖然贏輸次數差不多,但由C周期轉向為B周期一旦企穩,可算是較為強勢的信號,這其中原因,相信是在一個升浪中,MACD周期由A周期至B周期可以認作收貨期,購買力會開始湧現,當去到一定程度,短期炒家開始profit taking,從而轉入C周期,開始回調測試市場支持,如果是真.升浪,購買力足夠,當然會有新買家進場,從而引致MACD回頭,從新進入B周期此時便是測試新買家能耐之時。
文章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6/19969886
上一篇: http://newssarticle.blogspot.hk/2017/02/blog-post_5.html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誰害了孩子?
誰害了孩子?
動物緣: 麥志豪
像我這些六、七十後的中年人,最愛掛在口邊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以前數算著九十後如何不濟,其實最令人擔心的是2010後的新生代。特別是不少和我們有文化衝突的新移民的下一代。這些無辜的孩子,不單要被落後人家幾十年的教育制度所折磨,最可憐還是要在畸型扭曲的價值觀下成長。
我常到麥記喝咖啡,在那裡看盡小朋友的慘痛經歷。特別在放學時間,很多小朋友都和母親各有各食,各有各玩手機,一句說話也講不上。至於小朋友的一舉一動,是對是錯,做家長的固然漠不關心。我經常到的那間麥cafe,吧枱只得4個座位,這種場景會經常出現:母親佔一個位,小朋友佔一個位,他的書包及母親的手袋又各佔了一個位。 有些小朋友太少不懂打機的就在玩食物、玩餐具、玩飲管。我見過小朋友用較剪將一支又一支的飲管剪碎,母親為了可以安靜打機,就不斷為小朋友供應飲管。 而面對這種種不文明的奇人異行,餐廳的職員一般都採用息事寧人的政策。我試過向經理投訴座位都給書包霸佔,經理竟然帶我到另一邊坐。我投訴他們食物跌滿一地,經理就吩咐員工清潔。這不多不少反映了我們對不合情理的事的半放棄態度,講甚麼規矩?說甚麼禮儀?還有生意做,還能夠獨善其身已是萬幸。我有試過勸止小朋友不要玩餐具,免生危險,但都換來家長一張「與你何干」的黑面。我又試過叫小朋友要自己執拾跌在地上的食物,小朋友卻被母親制止:「有姐姐會執㗎啦!污糟邋遢!」最後當然又真的有位姐姐跑出來,讓小朋友以為這一切都是對的。
我們都知道問題不在小朋友身上,當然也不單單在父母身上。他們不過是在荒謬的制度下被放棄的犧牲品。
文章來源: 17/3/2017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8%AA%B0%E5%AE%B3%E4%BA%86%E5%AD%A9%E5%AD%90%EF%BC%9F-70675
動物緣: 麥志豪
像我這些六、七十後的中年人,最愛掛在口邊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以前數算著九十後如何不濟,其實最令人擔心的是2010後的新生代。特別是不少和我們有文化衝突的新移民的下一代。這些無辜的孩子,不單要被落後人家幾十年的教育制度所折磨,最可憐還是要在畸型扭曲的價值觀下成長。
我常到麥記喝咖啡,在那裡看盡小朋友的慘痛經歷。特別在放學時間,很多小朋友都和母親各有各食,各有各玩手機,一句說話也講不上。至於小朋友的一舉一動,是對是錯,做家長的固然漠不關心。我經常到的那間麥cafe,吧枱只得4個座位,這種場景會經常出現:母親佔一個位,小朋友佔一個位,他的書包及母親的手袋又各佔了一個位。 有些小朋友太少不懂打機的就在玩食物、玩餐具、玩飲管。我見過小朋友用較剪將一支又一支的飲管剪碎,母親為了可以安靜打機,就不斷為小朋友供應飲管。 而面對這種種不文明的奇人異行,餐廳的職員一般都採用息事寧人的政策。我試過向經理投訴座位都給書包霸佔,經理竟然帶我到另一邊坐。我投訴他們食物跌滿一地,經理就吩咐員工清潔。這不多不少反映了我們對不合情理的事的半放棄態度,講甚麼規矩?說甚麼禮儀?還有生意做,還能夠獨善其身已是萬幸。我有試過勸止小朋友不要玩餐具,免生危險,但都換來家長一張「與你何干」的黑面。我又試過叫小朋友要自己執拾跌在地上的食物,小朋友卻被母親制止:「有姐姐會執㗎啦!污糟邋遢!」最後當然又真的有位姐姐跑出來,讓小朋友以為這一切都是對的。
我們都知道問題不在小朋友身上,當然也不單單在父母身上。他們不過是在荒謬的制度下被放棄的犧牲品。
文章來源: 17/3/2017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8%AA%B0%E5%AE%B3%E4%BA%86%E5%AD%A9%E5%AD%90%EF%BC%9F-70675
開門七件事不及「她」重要?
開門七件事不及「她」重要?
信報封面專題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
在香港,我們不難發現牽着小孩的人未必是家長,而是外傭;假日經過公共空間及休憩設施,總傳來充滿異國風情的歌曲及美食的香氣。同學有否想過,外傭為什麼在香港如此普遍?他們融入家中的背後,聯繫了哪些通識議題?
文:周華欣、黃啟智
解眼前之困 釀長遠問題?
現時有超過34萬外傭在香港工作,主要照顧家中兒童及長者,與香港家庭的關係密不可分。在香港的社會及經濟環境下,外傭填補了家庭功能的不足。不過,當子女開始覺得「工人姐姐」比母親更重要,長者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外傭,會否衍生其他問題?
分身乏術衍需求
外傭的「普及」或與香港的長工時有關。香港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每周平均工時達50.11小時,佔用一般僱員大部分時間,令他們難以兼顧做家務等家庭責任,加上百物騰貴,僱員身為家庭的經濟支柱,難以辭去工作照顧家庭。更甚者,夫婦一同投身職場以應付日常開支,衍生雙職家庭,家中看護兒童及長者的責任便落在外傭身上。
香港雙職家庭普遍,有研究針對由25至39歲夫婦組成的家庭,發現逾七成受訪者是雙職父母,肩負全職工作。外傭為僱主分擔家務及照顧家庭成員的責任,一般家庭都具備聘請外傭的條件,即每月家庭入息不少於15000元或相若的資產,(每月工資最低只需4310元),增加具經濟能力家庭聘用外傭的誘因,讓他們下班後可爭取時間與家人共享天倫。
礙社教化難自理
現時香港每3個育有兒女的家庭就有一個聘用外傭。家長大部分時間「缺席」,子女惟有長時間與外傭共處,這對他們的成長有深遠影響。由於外傭只是按照僱主指示工作,並沒有「育兒」責任,故未必在照顧少主的過程中主動培育其自我照顧能力。例如家長間中會要求子女自行整理凌亂的房間,從而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外傭則視收拾房間為分內事,也不會要求少主作任何自省。兒童長久以來依賴外傭,容易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港孩」,難以培養自理能力等生活技能。
依靠外傭的另一個問題,在於他們難以取代父母的楷模角色,窒礙家庭的社教化功能。少主慣常使喚外傭照顧自己,缺乏學習待人律己的機會,或會變得自我中心,甚至因欠缺管教增加出現偏差行為的機會。事實上,兒童無論談話、吃飯、睡覺都有外傭陪伴在旁;相處多年的外傭約滿回鄉,部分少主甚至感到非常不捨得,都反映外傭某程度上削弱父母身為子女「重要他人」的角色,家長與子女雖是血親,但論了解程度反不及外傭,情感聯繫也較弱,試問怎能發揮楷模的作用?
長者難接受外傭
長者是香港另一需要外傭照顧的社群。核心家庭是香港普遍的家庭結構,即子女婚後大多離家組織家庭,不再與父母同住,但隨着預期壽命延長,長者日常生活需要得到照顧,加上他們強烈傾向在家安老,較為抗拒入住安老院舍。這樣對於雙職家庭而言,即使如何強調孝道,現實上他們也未必能抽空成為「全職」的護老者。
部分長者生活技能衰退,洗澡及吃飯等都需要照顧者長時間貼身照料。雖然外傭可代僱主履行看顧長者的責任,但在長者眼中,外傭並非家庭成員,有些長者不承認自己的機能或健康已經退化,認為外傭干涉其能力範圍以內的事情是干預甚至羞辱;外傭職責所在,亦難以「退讓」,加上語言不通,結果有可能觸發衝突,有違聘用外傭協助長者安老的原意。
家庭友善助紓壓
外傭「代理」僱主原有的家庭責任,某程度上反映市民甘於為了生計扭曲正常生活,但這權宜之計並不長久。隨着東南亞國家經濟日漸提升,外傭出國打工賺外滙的誘因開始減退,菲律賓、印尼更逐步減少對外輸出外傭,極為依賴外傭的香港現階段更應考慮進一步推行家庭友善政策,以準備應對「後外傭年代」衝擊。否則,屆時定當有一定數目的僱員回家履行家庭責任,這對勞動力供應及香港經濟發展都會打上折扣。
http://iknow.hkej.com/php/article.detail.php?aid=27523
相關文章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8種接吻招式解密!男人給你這些吻代表什麼?
8種接吻招式解密!男人給你這些吻代表什麼?
男人在不同時候給你的吻可以很不一樣,就像在用不同的貼圖傳達不同的訊息。以下8種接吻招式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已經幫你翻譯了!
1.小鳥輕啄式
快速的在對方的唇上輕輕一吻,代表的是「現在先這樣,其他的我們回家再說」。不會讓在場的朋友路人覺得尷尬,卻又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想要與他有更進一步親密互動的招式。
2.進化版小鳥輕啄式
不論是輕啄式還是進化版輕啄式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舌頭都乖乖待在裡面。嘴唇相碰的時間稍微久一些,也許再加上一點點的聲光效果,就像是迪士尼青少年影集裡面,爸媽如果在小孩面前互道再見會用的招式,表達了「你是我此生唯一」十分恩愛卻又維持普遍級的視覺效果。
3.「來抓我吧!」式
顧名思義,是一個非常俏皮的招式,說明了我想要好好的與你一起享受激情,但是我才不要當主動的那一方。聰明的伴侶收到這樣的訊息,若還不快點發動攻勢,就太遲鈍啦!
4.法式激情
吻中之王,需要非常多的交纏,代表的是「現在這一刻,我眼裡只有你」。對任何情侶來說,還是關起門來享受兩人世界就好,不然旁人真的不知道視線要往哪裡擺。
5.「想把你吃掉」式
要辨別你剛剛收到的是什麼式,看一下唇邊有沒有一圈濕濕的口水就知道了。基本來說,若對方把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他心裡的意思是「你是我的,真想把你吃掉!」。
Photo Credit:@couplegoals
6.愛恨交纏式
這種高級的親吻方式,通常發生在激烈的大吵,兩人終於言歸於好的時候。一對情侶應該沒有機會天天享受這種程度的親吻方式,因為除了非常挑場合之外,也非常耗體力。在親你時,對方心裡想的是「我對你生氣,卻又不能沒有你!」
Photo Credit:@couplegoals
7.排除萬難式
記得經典電影《忘了.忘不了》(The notebook)中,男女主角在大雨中擁吻的畫面嗎?那種兩人交纏在一起沒有任何空隙的親吻,是經歷了種種阻礙後,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激情。
Photo Credit:@grlwithbangs
8.「現在就要你」式
這種招式通常發生在一些比較出其不意的場所,例如飯店走廊、廁所、夜店牆角,只要啟動你的想像力,哪裡都是「現在就要你」式的理想地點。不過,不論發生在哪裡,兩人心裡想的都是「床在哪裡!」
https://hk.style.yahoo.com/8%E7%A8%AE%E6%8E%A5%E5%90%BB%E6%8B%9B%E5%BC%8F%E8%A7%A3%E5%AF%86-%E7%94%B7%E4%BA%BA%E7%B5%A6%E4%BD%A0%E9%80%99%E4%BA%9B%E5%90%BB%E4%BB%A3%E8%A1%A8%E4%BB%80%E9%BA%BC-033000194.html
男人在不同時候給你的吻可以很不一樣,就像在用不同的貼圖傳達不同的訊息。以下8種接吻招式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已經幫你翻譯了!
1.小鳥輕啄式
快速的在對方的唇上輕輕一吻,代表的是「現在先這樣,其他的我們回家再說」。不會讓在場的朋友路人覺得尷尬,卻又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想要與他有更進一步親密互動的招式。
2.進化版小鳥輕啄式
不論是輕啄式還是進化版輕啄式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舌頭都乖乖待在裡面。嘴唇相碰的時間稍微久一些,也許再加上一點點的聲光效果,就像是迪士尼青少年影集裡面,爸媽如果在小孩面前互道再見會用的招式,表達了「你是我此生唯一」十分恩愛卻又維持普遍級的視覺效果。
3.「來抓我吧!」式
顧名思義,是一個非常俏皮的招式,說明了我想要好好的與你一起享受激情,但是我才不要當主動的那一方。聰明的伴侶收到這樣的訊息,若還不快點發動攻勢,就太遲鈍啦!
4.法式激情
吻中之王,需要非常多的交纏,代表的是「現在這一刻,我眼裡只有你」。對任何情侶來說,還是關起門來享受兩人世界就好,不然旁人真的不知道視線要往哪裡擺。
5.「想把你吃掉」式
要辨別你剛剛收到的是什麼式,看一下唇邊有沒有一圈濕濕的口水就知道了。基本來說,若對方把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他心裡的意思是「你是我的,真想把你吃掉!」。
Photo Credit:@couplegoals
6.愛恨交纏式
這種高級的親吻方式,通常發生在激烈的大吵,兩人終於言歸於好的時候。一對情侶應該沒有機會天天享受這種程度的親吻方式,因為除了非常挑場合之外,也非常耗體力。在親你時,對方心裡想的是「我對你生氣,卻又不能沒有你!」
Photo Credit:@couplegoals
7.排除萬難式
記得經典電影《忘了.忘不了》(The notebook)中,男女主角在大雨中擁吻的畫面嗎?那種兩人交纏在一起沒有任何空隙的親吻,是經歷了種種阻礙後,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激情。
Photo Credit:@grlwithbangs
8.「現在就要你」式
這種招式通常發生在一些比較出其不意的場所,例如飯店走廊、廁所、夜店牆角,只要啟動你的想像力,哪裡都是「現在就要你」式的理想地點。不過,不論發生在哪裡,兩人心裡想的都是「床在哪裡!」
https://hk.style.yahoo.com/8%E7%A8%AE%E6%8E%A5%E5%90%BB%E6%8B%9B%E5%BC%8F%E8%A7%A3%E5%AF%86-%E7%94%B7%E4%BA%BA%E7%B5%A6%E4%BD%A0%E9%80%99%E4%BA%9B%E5%90%BB%E4%BB%A3%E8%A1%A8%E4%BB%80%E9%BA%BC-033000194.html
覆email有呢3隻字就死梗
覆email有呢3隻字就死梗
覆email好似好簡單,但其實暗藏好高嘅學問。你有冇試過覆完email,畀腦細話你一啲禮貌都冇?
有3隻字真係千其千其千其唔好用(很重要所以要講3次)!
1. Actually
平時聽ABC同事扮高檔講actually已經夠眼火爆,更何況白字黑字?但如果想指證人錯咁點算?其實咪即係好似以前考公開試口試咁,讚下先再話「不過點點點」,你懂的。
代替嘅字有:Definitely, got it, I see, great point, makes sense, understandable
2. Sorry
當做錯嘢就咁講sorry,人哋會覺得你輕率冇誠意,用apologize係咪即刻好似升咗幾個呢咁呢?你諗下如果將“Sorry, I forgot!”變做 “I apologize—it totally slipped my mind.” 哇!真係升咗幾個呢!然後再講下點樣令自己唔會再犯,即刻誠意爆登,話唔定做錯事,變加分。
代替嘅字有:You’re right, I apologize, Going forward I will…, I understand why you’re upset
3. Me
唔想俾人感覺自我中心,就唔好用me、myself、I呢啲腦細專用字,如果用,就有如喺腦細面前表演,小心人頭落地﹗用腦筋諗下點唔用呢啲字又可以表達到本身嘅意思,分分鐘更加聯繫到你嘅目的,更加有效溝通。
有me/I:
When you have a moment, 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e info on next Wednesday’s campaign launch? I want to double-check a couple details before it goes live.
冇me/myself/I
When you have a moment, could you please send over next Wednesday’s campaign info? Double-checking a couple details before it goes live to make sure the client is happy!
如果你收到下面嗰段,係咪都會gur啲覆得快啲呢?代替嘅字有:You, us, we, the team, our company, our department
文章來源:
http://heawork.tumblr.com/post/158458976396/%E8%A6%86email%E6%9C%89%E5%91%A23%E9%9A%BB%E5%AD%97%E5%B0%B1%E6%AD%BB%E6%A2%97
覆email好似好簡單,但其實暗藏好高嘅學問。你有冇試過覆完email,畀腦細話你一啲禮貌都冇?
有3隻字真係千其千其千其唔好用(很重要所以要講3次)!
1. Actually
平時聽ABC同事扮高檔講actually已經夠眼火爆,更何況白字黑字?但如果想指證人錯咁點算?其實咪即係好似以前考公開試口試咁,讚下先再話「不過點點點」,你懂的。
代替嘅字有:Definitely, got it, I see, great point, makes sense, understandable
2. Sorry
當做錯嘢就咁講sorry,人哋會覺得你輕率冇誠意,用apologize係咪即刻好似升咗幾個呢咁呢?你諗下如果將“Sorry, I forgot!”變做 “I apologize—it totally slipped my mind.” 哇!真係升咗幾個呢!然後再講下點樣令自己唔會再犯,即刻誠意爆登,話唔定做錯事,變加分。
代替嘅字有:You’re right, I apologize, Going forward I will…, I understand why you’re upset
3. Me
唔想俾人感覺自我中心,就唔好用me、myself、I呢啲腦細專用字,如果用,就有如喺腦細面前表演,小心人頭落地﹗用腦筋諗下點唔用呢啲字又可以表達到本身嘅意思,分分鐘更加聯繫到你嘅目的,更加有效溝通。
有me/I:
When you have a moment, 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e info on next Wednesday’s campaign launch? I want to double-check a couple details before it goes live.
冇me/myself/I
When you have a moment, could you please send over next Wednesday’s campaign info? Double-checking a couple details before it goes live to make sure the client is happy!
如果你收到下面嗰段,係咪都會gur啲覆得快啲呢?代替嘅字有:You, us, we, the team, our company, our department
文章來源:
http://heawork.tumblr.com/post/158458976396/%E8%A6%86email%E6%9C%89%E5%91%A23%E9%9A%BB%E5%AD%97%E5%B0%B1%E6%AD%BB%E6%A2%97
撕裂是常態,為何香港不?
撕裂是常態,為何香港不?
政經密碼: 周顯
「撕裂」是近年香港政治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了行政長官選舉的辯論議題之一,周顯大師認為,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並不正確,因此撰文評論之。
第一點,很多人都以為,假設曾俊華當選,將可修補香港的撕裂。當然,要想徹底驗證此說法,必須他真的當上了特首,才知分曉,我們沒有水晶球,不可能預知未來。然而,根據曾俊華一貫以來的辦事作風,我的看法是:
對於撕裂,曾俊華絕對不會修補,只會明哲保身,採用放任政策,任由兩派打生打死。換言之,政府會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甚麼也不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林鄭月娥當選,她將會效法梁振英,加入其中一方,努力撕裂另一方。換言之,政府take side。
簡單點說,如果政府是球證,鬍鬚的做法,是完全不執法,任由兩隊互出茅招,只有在太離譜時,才會迫不得已地吹哨干預,但林鄭卻會像《少林足球》的球證,偏幫其中一方,甚至加入戰團。
第二點,說穿了,在政界,誰不想撕裂呢?拉布是在曾蔭權時代便開始了,根本大家都想完全戰勝對方,沒有人想和解……這裏必須定義甚麼是「想和解」:
如果想對方完全依照自己的藍圖去做,一步不讓,這叫做「想贏」,要對方輸,而不是「想和解」。必須要把「和解」放在第一位,自己願意作出大幅讓步,這才叫做「想和解」。在這情況下,通常要打到一方全輸,或者打得太久,雙方均已太累,不想再打下去了,才有和解的可能性。
第三點,撕裂並非香港獨有現象,而是世界性的共相。
如果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令到美國撕裂,你就錯了。當日特朗普以為自己輸梗,其支持者講明輸了也不認帳,可見得不管誰當選,撕裂已成必然。
台灣政黨三次輪替,依然撕裂,陳水扁坐牢後,馬英九又被控了,政治報復依然繼續。南韓朴槿惠下台,撕裂。英國因脫歐問題,撕裂。法國的針對新移民,撕裂。泰國有紅衫軍黃衫軍,撕裂。馬來西亞自從安華被迫害,早已撕裂,才會導致今日的無王管。
中國的反貪、北韓迫害親中派,如非因為專制政府,早已撕裂,由此見得,撕裂是常態,香港又怎能不撕裂呢?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2%95%E8%A3%82%E6%98%AF%E5%B8%B8%E6%85%8B%EF%BC%8C%E7%82%BA%E4%BD%95%E9%A6%99%E6%B8%AF%E4%B8%8D%EF%BC%9F-70102
政經密碼: 周顯
「撕裂」是近年香港政治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了行政長官選舉的辯論議題之一,周顯大師認為,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並不正確,因此撰文評論之。
第一點,很多人都以為,假設曾俊華當選,將可修補香港的撕裂。當然,要想徹底驗證此說法,必須他真的當上了特首,才知分曉,我們沒有水晶球,不可能預知未來。然而,根據曾俊華一貫以來的辦事作風,我的看法是:
對於撕裂,曾俊華絕對不會修補,只會明哲保身,採用放任政策,任由兩派打生打死。換言之,政府會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甚麼也不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林鄭月娥當選,她將會效法梁振英,加入其中一方,努力撕裂另一方。換言之,政府take side。
簡單點說,如果政府是球證,鬍鬚的做法,是完全不執法,任由兩隊互出茅招,只有在太離譜時,才會迫不得已地吹哨干預,但林鄭卻會像《少林足球》的球證,偏幫其中一方,甚至加入戰團。
第二點,說穿了,在政界,誰不想撕裂呢?拉布是在曾蔭權時代便開始了,根本大家都想完全戰勝對方,沒有人想和解……這裏必須定義甚麼是「想和解」:
如果想對方完全依照自己的藍圖去做,一步不讓,這叫做「想贏」,要對方輸,而不是「想和解」。必須要把「和解」放在第一位,自己願意作出大幅讓步,這才叫做「想和解」。在這情況下,通常要打到一方全輸,或者打得太久,雙方均已太累,不想再打下去了,才有和解的可能性。
第三點,撕裂並非香港獨有現象,而是世界性的共相。
如果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令到美國撕裂,你就錯了。當日特朗普以為自己輸梗,其支持者講明輸了也不認帳,可見得不管誰當選,撕裂已成必然。
台灣政黨三次輪替,依然撕裂,陳水扁坐牢後,馬英九又被控了,政治報復依然繼續。南韓朴槿惠下台,撕裂。英國因脫歐問題,撕裂。法國的針對新移民,撕裂。泰國有紅衫軍黃衫軍,撕裂。馬來西亞自從安華被迫害,早已撕裂,才會導致今日的無王管。
中國的反貪、北韓迫害親中派,如非因為專制政府,早已撕裂,由此見得,撕裂是常態,香港又怎能不撕裂呢?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2%95%E8%A3%82%E6%98%AF%E5%B8%B8%E6%85%8B%EF%BC%8C%E7%82%BA%E4%BD%95%E9%A6%99%E6%B8%AF%E4%B8%8D%EF%BC%9F-70102
不是為裕民坊老麥而寫的悼念文
不是為裕民坊老麥而寫的悼念文
月巴事: 月巴氏
人生中首次對American Food獲得認知,是透過老麥,那是讀緊小學時的事。
撰文:月巴氏
1. 食老麥是一回事,知唔知老麥發跡史又是另一回事。
2. 直至睇完《大創業家》(The Founder),才知道老麥原來有過這麼一段過去。
3.過去我主要幫襯3間老麥:九龍灣德福花園原址嗰間、裕民坊嗰間,以及新城市廣場設有火車雅座嗰間。話就話「主要幫襯」,但不代表「成日幫襯」——對於我這類屋邨窮小子,食老麥,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是必須媽咪願意陪同(俾錢)才可以做的大事——而容許嗌的也只是最cheap的漢堡包,而我最朝思暮想的,明明是Big Mac。
4.電影沒有交代Big Mac製作過程(Big Mac發明者不是創辦老麥的兩兄弟,而是一個叫做Jim Delligatti的特許經營者,發明年份是1967年。當地球的一端發明Big Mac時,地球另一端就發明了一種革命叫「文化大革命」),反而展示了Dick和Mac兩兄弟,怎樣研發了一個高速製包及輸送過程,然後再怎樣以獨創的銷售模式,改變了人類的幫襯和進食習慣。總之,就是要快,食完,客人自行掉走包裝紙和紙袋,冇手尾跟。
5.像城市的拆解和重建。過程要快,盡快把要拆的拆走,盡快夷為平地——因為只要一天還未夷為平地,就會給人殘留記憶,就像裕民坊那間老麥,當周圍的樓明明晨早拆晒,偏偏呢間老麥keep住運作,keep住作為舊裕民坊的一個象徵,一個對於昔日裕民坊記憶的載體。
6.奶昔曾經是我對老麥的美好記憶載體。記得啜第一啖朱古力奶昔入口時——我驚訝於塵世間竟然有這麼一種奇妙的飲品!《大創業家》讓我知道,(日後被認為是)老麥的創辦人Ray Kroc,為了慳冷藏庫成本,一度改用奶昔沖劑整奶昔,整成明明不算是但飲落依然好奶昔的「奶昔」。Ray的做法,令Dick和Mac兩兄弟極度憤怒。
7.憤怒是因為一些本來好地地的東西(及所象徵的價值),被換掉、抽空。我不反對重建,但大佬吖,重建後新起的竟然是那些只能長瞓而不能生活的豪華棺材房。
8.《大創業家》最核心的問題是:Ray Kroc究竟有冇做錯?他為了幹一番事業,咁多年來一直堅持——成功,不關乎先天資質,不關乎後天環境,世上再沒有懷才不遇,最重要,就是睇你能否堅持。於是,他堅持地說服Dick和Mac搞Franchise,他堅持地向唔睇好佢的人力sell加盟特許經營,他堅持地要發大嚟搞:然後,他為慳錢堅持地要用奶昔沖劑,他為確保收入,堅持地要把快餐店生意轉型為房地產生意,他為賺大錢,堅持地要踢keep住阻佢發圍的Dick和Mac出局;最後他更堅持地要為自己正名,名正言順成為老麥創辦人。Ray Kroc成為了美國夢最佳代言人。
9.電影所展示的Ray Kroc成功之道,就是大條道理搶走別人嘅嘢:創意、精神、心血,然後再巧手包裝/扭曲成另一樣嘢。只是從今時今日的商業價值觀看,Ray的行為肯定會被合理化(而法律則把他的行為合法化);至於Dick和Mac唔想發圍、但求守住自己嗰間老麥就心滿意足的心態,實在有冇搞錯,兼夾不合時宜。
10.原來如果你不想被人搶走自己嘅嘢,就要堅持不懈地先去搶走人哋嘅嘢。但當然,渺小的我們,總是做俾人搶走嘢嗰個。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4%B8%8D%E6%98%AF%E7%82%BA%E8%A3%95%E6%B0%91%E5%9D%8A%E8%80%81%E9%BA%A5%E8%80%8C%E5%AF%AB%E7%9A%84%E6%82%BC%E5%BF%B5%E6%96%87-69898
月巴事: 月巴氏
人生中首次對American Food獲得認知,是透過老麥,那是讀緊小學時的事。
撰文:月巴氏
1. 食老麥是一回事,知唔知老麥發跡史又是另一回事。
2. 直至睇完《大創業家》(The Founder),才知道老麥原來有過這麼一段過去。
3.過去我主要幫襯3間老麥:九龍灣德福花園原址嗰間、裕民坊嗰間,以及新城市廣場設有火車雅座嗰間。話就話「主要幫襯」,但不代表「成日幫襯」——對於我這類屋邨窮小子,食老麥,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是必須媽咪願意陪同(俾錢)才可以做的大事——而容許嗌的也只是最cheap的漢堡包,而我最朝思暮想的,明明是Big Mac。
4.電影沒有交代Big Mac製作過程(Big Mac發明者不是創辦老麥的兩兄弟,而是一個叫做Jim Delligatti的特許經營者,發明年份是1967年。當地球的一端發明Big Mac時,地球另一端就發明了一種革命叫「文化大革命」),反而展示了Dick和Mac兩兄弟,怎樣研發了一個高速製包及輸送過程,然後再怎樣以獨創的銷售模式,改變了人類的幫襯和進食習慣。總之,就是要快,食完,客人自行掉走包裝紙和紙袋,冇手尾跟。
5.像城市的拆解和重建。過程要快,盡快把要拆的拆走,盡快夷為平地——因為只要一天還未夷為平地,就會給人殘留記憶,就像裕民坊那間老麥,當周圍的樓明明晨早拆晒,偏偏呢間老麥keep住運作,keep住作為舊裕民坊的一個象徵,一個對於昔日裕民坊記憶的載體。
6.奶昔曾經是我對老麥的美好記憶載體。記得啜第一啖朱古力奶昔入口時——我驚訝於塵世間竟然有這麼一種奇妙的飲品!《大創業家》讓我知道,(日後被認為是)老麥的創辦人Ray Kroc,為了慳冷藏庫成本,一度改用奶昔沖劑整奶昔,整成明明不算是但飲落依然好奶昔的「奶昔」。Ray的做法,令Dick和Mac兩兄弟極度憤怒。
7.憤怒是因為一些本來好地地的東西(及所象徵的價值),被換掉、抽空。我不反對重建,但大佬吖,重建後新起的竟然是那些只能長瞓而不能生活的豪華棺材房。
8.《大創業家》最核心的問題是:Ray Kroc究竟有冇做錯?他為了幹一番事業,咁多年來一直堅持——成功,不關乎先天資質,不關乎後天環境,世上再沒有懷才不遇,最重要,就是睇你能否堅持。於是,他堅持地說服Dick和Mac搞Franchise,他堅持地向唔睇好佢的人力sell加盟特許經營,他堅持地要發大嚟搞:然後,他為慳錢堅持地要用奶昔沖劑,他為確保收入,堅持地要把快餐店生意轉型為房地產生意,他為賺大錢,堅持地要踢keep住阻佢發圍的Dick和Mac出局;最後他更堅持地要為自己正名,名正言順成為老麥創辦人。Ray Kroc成為了美國夢最佳代言人。
9.電影所展示的Ray Kroc成功之道,就是大條道理搶走別人嘅嘢:創意、精神、心血,然後再巧手包裝/扭曲成另一樣嘢。只是從今時今日的商業價值觀看,Ray的行為肯定會被合理化(而法律則把他的行為合法化);至於Dick和Mac唔想發圍、但求守住自己嗰間老麥就心滿意足的心態,實在有冇搞錯,兼夾不合時宜。
10.原來如果你不想被人搶走自己嘅嘢,就要堅持不懈地先去搶走人哋嘅嘢。但當然,渺小的我們,總是做俾人搶走嘢嗰個。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4%B8%8D%E6%98%AF%E7%82%BA%E8%A3%95%E6%B0%91%E5%9D%8A%E8%80%81%E9%BA%A5%E8%80%8C%E5%AF%AB%E7%9A%84%E6%82%BC%E5%BF%B5%E6%96%87-69898
一番好意
一番好意
雨說紛飛: 心雨
總會有人說一番好意為你好,「我肯這樣做也是為你好」、「我放棄了甚麼甚麼,只為令你如何如何」這些句子應該聽得不少,但有幾多個人真的出於一片好心為你好?我們總會不其然將自我能力放大,認為很多時都是因為自己的能量,所以才能造就別人的成功。而你是否真的每分每秒也為人設想?有多少人能夠坦然認同?
還得承認,人類天性始終帶著自私,要有適度的學習認知,才能學會付出。通常是身邊人一直在付出,才能讓當事人肯開始付出。付出,要有榜樣才能學成;自私,很多時是天性。只是在工作環境中,我們都習慣把自私隱藏,於是很多時「自私」會化身成為人設想的「好意」。很多時聽到別人爭執,總有一方說:「我如何如何都是為你好呀!」那些做法到底有沒有為對方好?我不知道。但如果對方真的覺得好,大概也不會有爭執。
所以如果對方沒有覺得好的事情,即使你覺得有多「為人設想」也還是未能達到目的。漸漸,你還發覺為人設想的事情,原來有頗多也是帶點橫蠻無理的。情況有如《大時代》的丁蟹一直苦纏阿玲,纏得苦弱女子渾身是病。到死也覺得是為她好,其實一直在滿足自己的私心。
為免有委屈之感,凡聽到別人出於好意的決定,大概可跟他說不必了。凡事最緊要不要受委屈,好意留給自己,多用心感受別人的需要才是真正好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4%B8%80%E7%95%AA%E5%A5%BD%E6%84%8F-70120
雨說紛飛: 心雨
總會有人說一番好意為你好,「我肯這樣做也是為你好」、「我放棄了甚麼甚麼,只為令你如何如何」這些句子應該聽得不少,但有幾多個人真的出於一片好心為你好?我們總會不其然將自我能力放大,認為很多時都是因為自己的能量,所以才能造就別人的成功。而你是否真的每分每秒也為人設想?有多少人能夠坦然認同?
還得承認,人類天性始終帶著自私,要有適度的學習認知,才能學會付出。通常是身邊人一直在付出,才能讓當事人肯開始付出。付出,要有榜樣才能學成;自私,很多時是天性。只是在工作環境中,我們都習慣把自私隱藏,於是很多時「自私」會化身成為人設想的「好意」。很多時聽到別人爭執,總有一方說:「我如何如何都是為你好呀!」那些做法到底有沒有為對方好?我不知道。但如果對方真的覺得好,大概也不會有爭執。
所以如果對方沒有覺得好的事情,即使你覺得有多「為人設想」也還是未能達到目的。漸漸,你還發覺為人設想的事情,原來有頗多也是帶點橫蠻無理的。情況有如《大時代》的丁蟹一直苦纏阿玲,纏得苦弱女子渾身是病。到死也覺得是為她好,其實一直在滿足自己的私心。
為免有委屈之感,凡聽到別人出於好意的決定,大概可跟他說不必了。凡事最緊要不要受委屈,好意留給自己,多用心感受別人的需要才是真正好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e/%E4%B8%80%E7%95%AA%E5%A5%BD%E6%84%8F-70120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 苦主的對與錯
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 苦主的對與錯
所謂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穿着性感衣服的夜歸或夜蒲的美女,遭到了強姦,究竟是誰人的責任?很多人公開強烈勸喻美女最好少穿性感衣服,或穿性感衣服時最好少去夜蒲或夜歸,但這兩者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退而求其次,則她這樣做時,最好有相熟和值得相信的友人陪同,送她回家。
有人強烈認為,這種勸喻是為罪犯開脫。但這說法顯然是犯上了邏輯上的毛病:事前是勸喻,事後就是blame了,不過,blame the victim、責任誰屬、以及為罪犯開脫,是截然不同的三回事,但腦筋不清的人會混淆了。
如果我有一個女兒,穿着性感短裙,去老蘭蒲到爛醉,結果被人撿了屍,回家哭哭啼啼,我當然會blame the victim,把她罵得狗血淋頭。但把罪犯拉上了法庭之後,我的希望是把罪犯判得越重越好,最好是判死刑,先閹割、再分屍。所以,第一點,blame the victim和為罪犯開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二點,是語意的問題:究竟甚麼是犯錯呢?我把犯錯分為兩種:第一種令到自己受害,第二種是令到別人受害。強姦、打劫、殺人、放火,是第二種,但是因為疏忽而令到自己受害,則是第一種。
帶着五百萬元現金出街,是不是錯誤?用透明膠袋盛裝着這五百萬元,是不是錯誤?還在凌晨做這種事,是不是錯誤?而且還在罪犯滿佈的三不管地帶行走,算不算錯誤?很明顯,錯的是劫匪,不是苦主。引人犯罪不管怎樣去引人,都是罪犯的錯。很可能很多人都喜歡這樣做,當他們被打劫後,也千萬別要blame the victim,不過我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做。
第三點是責任問題。有一次,我陪一個新牌仔試駕,開到了一個迴旋處。她進入了之後,另一台車從別的路口後發先搶,她緊踩煞車,好不容易,才避開一劫。我怪她:「對方明明已經搶了出來,你為甚麼不讓?」
她說:「明明是我對,為甚麼我要讓?」我說:「沒錯,是你對,是他錯,可是,撞了車,吃虧的是你呀!」
簡單點說,在社會上生存,誰對誰錯只是次要,縱使你有一萬個正確,對方是一萬個錯,萬死不能贖其罪,但你已經吃了虧,這始終是划不來的。因此,這是結果論:責任是次要,現實才最重要。
在投資的世界,常常遇到老千,沒多久前,才有一個前女星的金融才俊男友,穿着筆挺西裝,司機接載,向我推銷一個必賺的投資計劃,月收益有5%至15%。這位滿頭白髮的仁兄說,這是買了實金,沽出期金,賺取差價云云……朋友D君也受到了推銷,我們只有苦笑:原來我們在他的眼中,是如此愚蠢的。
結論是:被騙並非苦主的責任,但我強烈勸喻你,最好還是遠離騙子。因為,苦主永遠不會犯第二種錯,但幾乎必然是犯了第一種錯,小心駛得萬年船,事出必有因,幾乎沒有苦主不是因為犯了「疏忽的錯」而出事!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204
所謂Blame the victim的理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穿着性感衣服的夜歸或夜蒲的美女,遭到了強姦,究竟是誰人的責任?很多人公開強烈勸喻美女最好少穿性感衣服,或穿性感衣服時最好少去夜蒲或夜歸,但這兩者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退而求其次,則她這樣做時,最好有相熟和值得相信的友人陪同,送她回家。
有人強烈認為,這種勸喻是為罪犯開脫。但這說法顯然是犯上了邏輯上的毛病:事前是勸喻,事後就是blame了,不過,blame the victim、責任誰屬、以及為罪犯開脫,是截然不同的三回事,但腦筋不清的人會混淆了。
如果我有一個女兒,穿着性感短裙,去老蘭蒲到爛醉,結果被人撿了屍,回家哭哭啼啼,我當然會blame the victim,把她罵得狗血淋頭。但把罪犯拉上了法庭之後,我的希望是把罪犯判得越重越好,最好是判死刑,先閹割、再分屍。所以,第一點,blame the victim和為罪犯開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二點,是語意的問題:究竟甚麼是犯錯呢?我把犯錯分為兩種:第一種令到自己受害,第二種是令到別人受害。強姦、打劫、殺人、放火,是第二種,但是因為疏忽而令到自己受害,則是第一種。
帶着五百萬元現金出街,是不是錯誤?用透明膠袋盛裝着這五百萬元,是不是錯誤?還在凌晨做這種事,是不是錯誤?而且還在罪犯滿佈的三不管地帶行走,算不算錯誤?很明顯,錯的是劫匪,不是苦主。引人犯罪不管怎樣去引人,都是罪犯的錯。很可能很多人都喜歡這樣做,當他們被打劫後,也千萬別要blame the victim,不過我自己,肯定不會這樣做。
第三點是責任問題。有一次,我陪一個新牌仔試駕,開到了一個迴旋處。她進入了之後,另一台車從別的路口後發先搶,她緊踩煞車,好不容易,才避開一劫。我怪她:「對方明明已經搶了出來,你為甚麼不讓?」
她說:「明明是我對,為甚麼我要讓?」我說:「沒錯,是你對,是他錯,可是,撞了車,吃虧的是你呀!」
簡單點說,在社會上生存,誰對誰錯只是次要,縱使你有一萬個正確,對方是一萬個錯,萬死不能贖其罪,但你已經吃了虧,這始終是划不來的。因此,這是結果論:責任是次要,現實才最重要。
在投資的世界,常常遇到老千,沒多久前,才有一個前女星的金融才俊男友,穿着筆挺西裝,司機接載,向我推銷一個必賺的投資計劃,月收益有5%至15%。這位滿頭白髮的仁兄說,這是買了實金,沽出期金,賺取差價云云……朋友D君也受到了推銷,我們只有苦笑:原來我們在他的眼中,是如此愚蠢的。
結論是:被騙並非苦主的責任,但我強烈勸喻你,最好還是遠離騙子。因為,苦主永遠不會犯第二種錯,但幾乎必然是犯了第一種錯,小心駛得萬年船,事出必有因,幾乎沒有苦主不是因為犯了「疏忽的錯」而出事!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4204
馬國明戇男開竅 為心穎破袋
馬國明戇男開竅 為心穎破袋
【東方日報專訊】天然呆小生馬國明可算現今娛樂圈碩果僅存嘅超級戇男,平日生活慳得就慳,慳埋慳埋買樓兼上繳阿媽,一直以來死做爛做,由《男親女愛》小強,做到《On Call 36小時》一件頭,雖然叫做終於出人頭地,但佢照樣只顧搵銀冇娛樂,頂多只係得閒落街踢吓波,再唔係就係匿喺屋企,以直男之身超誠實取用電腦,即係咩?即係匿埋睇鹹網囉!馬明甚至唔介意坦承佢呢種普世到爆嘅嗜好,任你笑佢太戇直,但如果佢話佢嗜好係做義工,最鍾意幫公公婆婆裝平安鐘,絕對唔上鹹網,最憎上鹹網,咪仲假到得人驚!
上天總是眷顧好心人,宅男馬明早排就被發現同黃心穎撻着,去咗太古城睇戲,又去銅鑼灣豪食冇4、5千銀都埋唔到單嘅日本料理,以往dating鍾意帶女返屋企,齊齊匿埋唔出街嘅馬明,依家唔單止出街,仲豪歎人均消費2千銀起跳嘅日本菜,一反佢「無事出街少破財」嘅理財哲學,被指係繼曾華倩、胡定欣、模特兒徐佳琦等「愛就宅一起」嘅失敗個案後,終於遇上黃心穎令佢深切開竅,明白到溝女點都要跌錢,但只要坎坷過後有訕搭,蝕底之後有拖拍,做人轉轉膊,自然「轉膊遇到愛」,又何妨為女玩破袋(慳囊)!
神女有心翹手埋身
就連心穎都以為43歲嘅馬明不但肯出街、肯使錢,仲告別埋着咗十年嘅sponsor免費衫,改穿Q版鐵甲奇俠卡通衫,戴埋鴨嘴帽扮young,自己呢勻仲唔得米?難怪記者一提到馬明,佢都難掩內心竊喜,一臉甜絲絲嘅春風樣!
實情係被指係圈中罕見筍盤嘅馬明有苦自己知,年屆43嘅佢,至今都仍未封盤,望住有「絕世好女友」之稱嘅唐詩詠,即將被緋聞情敵洪永城全面私有化,自己完全冇嘢可以做到,夜闌人靜,偶然諗起今後將再冇人甘願主動為自己剝蝦殼,都咪話唔自憐自傷!眼見心穎由幾年前開始,已經對自己採取天羅地網攻勢主動埋身,時不時喺無綫大騷借頭借路主動翹實影合照,仲上載埋instagram,當正自己男神咁拜,仲講到出口恨合作,慌死冇人知,終於被心穎恨到,唔只合作拍劇,仲獲馬明慷慨應約出街食飯、睇戲,完美演繹經濟學中嘅供求曲線!
潮服拉近15年距離
雖然家陣香港男女失衡已經去到每1,000個女人對925個男人,筍盤馬明大可奇貨可居,睇定嚟食,但反正依家大部分嘅現代愛情故事已經倒退到得番4個英文字母:「L.O.V.E.」,即係Luxury(奢華)、Optimize(優化)、Valuable(貴價)、Exaggerate(誇張),只要滿足到女人呢4個物質上嘅要求,例如食一餐奢華、優化、貴價、誇張嘅日本菜,你想冇拖拍難過有拖拍!
難得今時今日嘅馬明已經好似日本作家茂呂美耶話齋,由「平常做的都是一些不花錢的活動」嘅30代(30幾歲)男子,過渡而成「既成熟又有錢,既寬容又會玩」嘅40代(40幾歲)男子,着吓Q版卡通衫,戴吓鴨嘴帽扮young,回春做吓小鮮肉,用潮服拉近同心穎距離,為女玩破袋(慳囊),真係一啲都唔志在,事關人生最緊要好玩,食餐4、5千銀嘅日本菜,有個細你15年嘅對手陪你玩喎,點計都值,所以43歲戇男就算中年先嚟學做闊佬,一啲都唔遲!
Nuts哥
https://hk.celebrity.yahoo.com/%E9%A6%AC%E5%9C%8B%E6%98%8E%E6%88%87%E7%94%B7%E9%96%8B%E7%AB%85-%E7%82%BA%E5%BF%83%E7%A9%8E%E7%A0%B4%E8%A2%8B-223025873.html
【東方日報專訊】天然呆小生馬國明可算現今娛樂圈碩果僅存嘅超級戇男,平日生活慳得就慳,慳埋慳埋買樓兼上繳阿媽,一直以來死做爛做,由《男親女愛》小強,做到《On Call 36小時》一件頭,雖然叫做終於出人頭地,但佢照樣只顧搵銀冇娛樂,頂多只係得閒落街踢吓波,再唔係就係匿喺屋企,以直男之身超誠實取用電腦,即係咩?即係匿埋睇鹹網囉!馬明甚至唔介意坦承佢呢種普世到爆嘅嗜好,任你笑佢太戇直,但如果佢話佢嗜好係做義工,最鍾意幫公公婆婆裝平安鐘,絕對唔上鹹網,最憎上鹹網,咪仲假到得人驚!
上天總是眷顧好心人,宅男馬明早排就被發現同黃心穎撻着,去咗太古城睇戲,又去銅鑼灣豪食冇4、5千銀都埋唔到單嘅日本料理,以往dating鍾意帶女返屋企,齊齊匿埋唔出街嘅馬明,依家唔單止出街,仲豪歎人均消費2千銀起跳嘅日本菜,一反佢「無事出街少破財」嘅理財哲學,被指係繼曾華倩、胡定欣、模特兒徐佳琦等「愛就宅一起」嘅失敗個案後,終於遇上黃心穎令佢深切開竅,明白到溝女點都要跌錢,但只要坎坷過後有訕搭,蝕底之後有拖拍,做人轉轉膊,自然「轉膊遇到愛」,又何妨為女玩破袋(慳囊)!
神女有心翹手埋身
就連心穎都以為43歲嘅馬明不但肯出街、肯使錢,仲告別埋着咗十年嘅sponsor免費衫,改穿Q版鐵甲奇俠卡通衫,戴埋鴨嘴帽扮young,自己呢勻仲唔得米?難怪記者一提到馬明,佢都難掩內心竊喜,一臉甜絲絲嘅春風樣!
實情係被指係圈中罕見筍盤嘅馬明有苦自己知,年屆43嘅佢,至今都仍未封盤,望住有「絕世好女友」之稱嘅唐詩詠,即將被緋聞情敵洪永城全面私有化,自己完全冇嘢可以做到,夜闌人靜,偶然諗起今後將再冇人甘願主動為自己剝蝦殼,都咪話唔自憐自傷!眼見心穎由幾年前開始,已經對自己採取天羅地網攻勢主動埋身,時不時喺無綫大騷借頭借路主動翹實影合照,仲上載埋instagram,當正自己男神咁拜,仲講到出口恨合作,慌死冇人知,終於被心穎恨到,唔只合作拍劇,仲獲馬明慷慨應約出街食飯、睇戲,完美演繹經濟學中嘅供求曲線!
潮服拉近15年距離
雖然家陣香港男女失衡已經去到每1,000個女人對925個男人,筍盤馬明大可奇貨可居,睇定嚟食,但反正依家大部分嘅現代愛情故事已經倒退到得番4個英文字母:「L.O.V.E.」,即係Luxury(奢華)、Optimize(優化)、Valuable(貴價)、Exaggerate(誇張),只要滿足到女人呢4個物質上嘅要求,例如食一餐奢華、優化、貴價、誇張嘅日本菜,你想冇拖拍難過有拖拍!
難得今時今日嘅馬明已經好似日本作家茂呂美耶話齋,由「平常做的都是一些不花錢的活動」嘅30代(30幾歲)男子,過渡而成「既成熟又有錢,既寬容又會玩」嘅40代(40幾歲)男子,着吓Q版卡通衫,戴吓鴨嘴帽扮young,回春做吓小鮮肉,用潮服拉近同心穎距離,為女玩破袋(慳囊),真係一啲都唔志在,事關人生最緊要好玩,食餐4、5千銀嘅日本菜,有個細你15年嘅對手陪你玩喎,點計都值,所以43歲戇男就算中年先嚟學做闊佬,一啲都唔遲!
Nuts哥
https://hk.celebrity.yahoo.com/%E9%A6%AC%E5%9C%8B%E6%98%8E%E6%88%87%E7%94%B7%E9%96%8B%E7%AB%85-%E7%82%BA%E5%BF%83%E7%A9%8E%E7%A0%B4%E8%A2%8B-223025873.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