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裝堅強很累 示弱卻怕被傷害

別要失意中的我硬去找「堅強」的理由 其實世上沒失敗的「樹窿」

想不辜負別人的期望,那就得先辜負自己?

要活得「真」,從來不易,快樂的時候,能一起瘋的人倒不少,但傷心失意時,能讓你依靠著痛快嚎哭的肩膀,又能有幾個?有時,不因我們不肯放下身段,展示軟弱,只是,軟弱會是再被傷害的理由。

其實,在最失意的一刻,可否貪圖你一絲的溫柔?

有位朋友是一向給人樂觀正面的感覺,無論遇到任何事都是嬉皮笑臉的,不曾見過她傷心或是苦惱。後來才知道,其實正面樂觀的形象都不過是假裝出來。她曾向最信任的人展示最失意、最狼狽的一面,說是尋求慰藉也好,理解也好。但對方卻偏偏放錯焦點,只怪她這刻的不成熟,怪她在瘋言瘋語,散播負能量,卻沒體諒她背後的原因。因此,她只好漸漸把自己藏好。其實她大哭大鬧、甚或不哭不笑,只是想一刻的任性有人理解。有些話只說不做真的很容易,人人都說不怕面對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但又有多少人真的不介意你做自己?

要找到想珍惜的人已經不易,我不想再失去你對我的喜愛。

人大了,我們傾訴的目的已經由最初的圖慰藉,到最後只圖別人安心。受傷的時候變得不願被人知道,都是收拾好最差的一面才找人傾訴。是的,一個人的煩惱一個人解決就好了,說出口又未必得到別人的理解。我們明知很多事情自己也不能面對,何況要別人來一同面對?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解決,所以把自己當成「金魚」,把傷心放在一旁,繼續過生活,直至對甚麼都不痛不癢。都已經忍下來了,大家的日子還是照過吧。

自以為明白她當刻的感受,但卻不自覺站在道德高地再次把她處決。

誰沒當過安慰者?我們愈想當一個好的聆聽者,卻愈做得不好。自以為明白她當刻的感受,但卻不自覺站在道德高地再次把她處決。

我們都不懂去安慰別人,有時候言語太過冰冷,不足以溫暖人心;過多的慰問又太虛偽;裝作若無其事,又怕被誤會太無情;想給你一些建議,但所有的大道理你都明白。久而久之,我們也不懂做甚麼才好,待你也是很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會再次傷害到你。其實,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令你明白:你不用任何時候都是好的,你也可以是差的,可以是令人失望的。因為你總有站起來的一天,到時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樹窿」,我後來明白,或者世上並沒有最好的安慰。

他們一直都心裏有數,在等一個時機可以讓自己放過自己。他們不曾需要任何安慰,只需要別人長期的關心。所謂的關心需要長期建立,不是有事發生才多加問候,而是有事沒事的時候總會想起對方,問候一下近況,讓他感到無時無刻的支持,甚或不用出聲已經有人來關心,已經是他最大的安慰。

人生最大的禮物,往往是以朋友的名義來臨。

傷心是短暫的,偶爾不開心可以幫助你更認識自己,看清楚未來的路。我們都是傷心的人,不過也曾在很多瞬間成為過別人的希望。

在最失意的時刻,不要拒絕別人成為你的希望,特別是你的朋友。因為人生最大的禮物,往往是以朋友的名義來臨。可以見面就見面吧,可以通一下電話就通一下吧,能夠在最壞的時刻有你出現,真好。

HK01

https://www.hk01.com/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post_link&utm_campaign=lif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