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反向推理 沒有2+2的必然結果
政經密碼: 周顯 21/9/2020
我教炒股票,最常被問的問題是:「這即是點解?為甚麼會這樣做?結果會升、還是會跌?」
我的回答通常是:「股票知識是一種反向的推理,如果答案是10,你知道可能是2+3,可能是1x5,但卻不可能是3+4,也不可能是6x7。然而,如果沒有人把原始的算式告訴你,你永遠也沒可能猜出來。你只能講出甚麼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很多財技行為,人們問這行為的背後原因,這其實除非你識得背後搞手,他講出來,而他又沒有騙你,同你講老實話,你才可知道其真正原因。
否則,你最多只能猜出其可能性,甚至最多只是最大的可能性,有一些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機會率很低很低,正如你可以弄出一條長長的算式,答案同樣是5,但機會率太低,也太麻煩,可以不論。
同樣道理,我們炒股票聽消息,只能根據知識,講出這消息是不可能的,皆因它違反了財技的基本原理,但卻不可能肯定知道這是事實:這究竟是不是事實,端賴你的直覺判斷,這個人會不會騙你。
這種猜法,已偏離於股票知識之外,只是常識而已。
這就是圖表派為何令人如此著迷的地方:通常,圖表派的教學,十分簡單,教師就是像填鴨式地告訴你,當出現這樣的圖像時,未來股價就會上升,當出現那種圖像時,股價就會下跌……這是線性的、機械式的、簡單的答案,所以很受歡迎。
當然,這種線性的、機械式的、簡單的形式,絕對是錯誤的,而教者一半是自己也不明白,另一半是想去騙人,反正世上蠢人太多,只要有人buy,就可以賣錢,再者,由於蠢人比聰明人多,所以用蠢的方法去騙蠢人,其收穫也會比用聰明的方法去騙聰明人更大。
總括而言,在股票的世界,只有一個絕對,就是絕對沒有絕對,很多人都想找出一條必勝的簡單秘方,例如說,計市盈率、計資產值、統計數據和圖表,以至於我發明出來的財技炒股法,都必須要靈活使用,但縱然如此,也絕對沒有2+2=4的必然結果。意圖求出必然結果的方程式的人,最終發現自己是笨蛋,輸光收場。
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編按: 股票係一個著重證偽多過證實的過程)
美股隊長 [讀書筆記] 失敗的力量:從失敗中淬煉出的成功秘密
近日看到以失敗為題的《失敗的力量》(其實英文原名更傳神-飛行黑盒思考術Black Box Thinking),當中一個故事,對投資不無啟發:
數十年前,著名消費品牌聯合利華(Unilever),於英國洗衣粉工廠遇上難題。生產洗衣粉,技術本非火箭科學,做法行之經年:以極高壓將滾燙的化學物,擠進噴嘴,再從另一端高速噴出。當壓力下降,自會分離成蒸氣、粉末。蒸氣被抽離,餘下的粉末則收入一大型容器,加入不同物質後,入袋入箱,貼上公司品牌,便大功告成,一本萬利:單計美國,洗衣粉每年銷售額,已逾30億美元。
聽來簡單,偏偏生產過程一個小環節,教聯合利華頭痛不已:噴嘴運作經常不順。主要問題,是噴嘴時會卡住,形成大小不一的粉末,影響產品質素之餘,亦因要不停維修,費時失事,令生產效率下降。
聯合利華的管理層,隨即徵召公司內最強的科學家,組團攻關,當中高壓系統、流體力學、化學專家比比皆是,對洗衣粉形成過程中的不同狀態,瞭如指掌。經過一大輪會議、研究後,專家組得出深奧的方程式,來製作最新的噴嘴設計。結果是「衰過做女嗰時」,新設計一無是處,阻塞不斷,粉末大小依舊「相當有性格」。
無計可施下,管理層換人做做看,改聘一生物學家團隊。病急亂求醫,卻有意外收獲:眾生物學家應對問題,方法截然不同。他們先找來十個噴嘴,每個作少許改動,例如長短、噴口大小、或在內部加上刻痕,然後逐一試驗。比原版表現略好的,成為「贏家」,然後被作為新基準,又開發十個不同版本,再逐一試驗,找出第三代「贏家」。初時「贏家」只比原版好1-2%,但經歷45代,擊敗449個對手的最終「贏家」,表現比原版好上多倍。
心水清的讀者應已看出,生物學家的策略,源於其老本行的演化過程。對他們而言,沒有預設的答案,一切都是適者生存,有能者「繁殖」之,進入下一代。失敗也並非壞事,而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減省日後花在那面向的精力。
常見的誤區亦別無二致:抱有一套深信不疑的理論,然後完美地執行,結果卻不甚滿意;又或死抱一支股票,再每日「尋找」其優點。不妨開闊眼光,了解不同的操作手法、投資對象,加以測試,汱弱留強,並確保適合自己,可能效果更佳。正如技術分析大師迪默(Walter Deemer)所言:每次你自以為掌握解鎖市場之匙,那該死的鎖便會被人換掉。盲目墨守成規,絕對是投資大敵。
黃國英講, 趨勢不外乎升市、跌市和上落市。交易系統Algo只應付其中一瓣, 通常長時間賭單邊市, 牛市升得多, 波幅市輸得少。因為股市係贏家取代輸家。所以back test行得通的糸統, 總有段時間會經常輸家, 如果投資者的策略jumpy, 就會左一巴右一巴。
等於跑馬分草地、泥地、好、快、乾、濕, 你用一個草地的策略去落注, 點知原來果場係泥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