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周顯專欄 愈民主愈自治 地產霸權愈強大

【周顯專欄】愈民主愈自治 地產霸權愈強大

日前,我在《橙新聞》有文章,題為《假裝愛國愛港的人》,是我近期比較受歡迎和轉載數目較多的一篇,其中內文有說﹕「假如真的有一天,香港『獨立』了,又或者是,自治的高度同完全『獨立』差不多,中央政府完全不管港事了,誰人會最得益呢?

「答案就是﹕香港的土豪,因為他們可以做香港政府的king maker,控制了香港的政經大局。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香港的自治程度越高,甚至越是邁向「獨立」,對他們的好處越大。所以,他們和中央政府的根本利益是對立的,這是結構性的問題,從來,地方土豪和中央政府均有這矛盾,不但在香港存在,在其他地方,如美國,也是存在的。不過,這些香港土豪們當然不敢明講出來。」

有位名叫「Gordon Tse」的讀者留言說﹕「大師今次篇文唔掂喎,有真普選嘅話,地產商點解會仲做到king maker?」

很明顯,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少,這些人都是幻想主義者,內地叫作「民主小清新」,這是一種理想的想法,但很抱歉,並不符合觀察到的現實,因此,也是不科學的,也即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這些「民主小清新」幻想中的世界,民主制度就是人民當家作主,從此社會均富,天下太平,如果香港有了全民普選的民主制度,地產霸權也將不復存在了……

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事實是,在全世界的民主社會,都是金權世界,由財閥、富豪家族,甚至是貴族所實質統治,美國如是,韓國如是,英國如是,日本如是,皆因沒有金錢,就不可能被挑選出來競選,這是無法反駁的現實。

因此,我們假如香港有了全民普選的行政長官和整個立法會,結果只會是由控有金權的財閥和富豪家族所控制,除非有人認為,香港是科學上的例外吧。

當然,要想由政治控制金權,也絕對不難,方法就是新加坡式的威權政治,由一些強硬的政治人物,把財閥們控制得死死的,讓他們乖乖的俯首聽命。現時俄羅斯也是採用這模式。

政治現實,可不是幻想中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完美的事,你要擁有A,往往就要放棄B,如要同時擁有A和B,就要放棄C和D。你可以說,只要有了民主,財閥統治也不壞呀,韓國雖然很多人自殺,三星等幾間大公司控制了整個社會,在美國,貧富懸殊也是愈拉愈闊,而且犯罪率超高,貧民區的基建破敗,可是,他們的國民的生活也算不錯,也有很多人羡慕呀!

以上的說法,我並不反對,我甚至可以同意,地產霸權也有它的價值,當然,其「價值」是很多人看不出來的,這當然也是程度問題。可是,撇開一切不談,香港的民主程度愈高,自治程度愈高,地產霸權的權力也就愈大,這是錯不了的真理。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08/20/010124295.shtml


【周顯專欄】政府與地產霸權的權力消長

日前,我在本欄發表了一篇《愈民主愈自治,地產霸權愈強大》,有讀者留言說﹕「那如何解釋97後,香港房價只升不降?」

這牽涉到地產霸權的理論,本來,我並不想在此風雨飄搖的時候,去批判地產霸權,然而,既然免不了要涉及,也是沒法子的事。

大家可還記得,特區政府在1997年成立了之後,第一個推出的重大政策,究竟是甚麼?答案人人皆知,就是「八萬五」,而「八萬五」很明顯就是推倒地產霸權的政策。

後來「八萬五」為甚麼失敗了呢?答案就是這政策令到樓價大跌七成,對中產階級太過災難性,令到大量中產階級燒炭自殺,社會受不了,董建華政府因而迫得說「八萬五」已不存在了。

這其中又牽涉到中產階級的矛盾、可憐和悲哀。很多時,他們不滿富豪、權貴、統治階層,皆因,他們站在二線位置,都是潛在的統治階層,所以,他們無時無刻希望拉倒現時的權貴,一來是妒忌心,二來是企圖的實質利益。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權貴的附屬品,權貴興他們則興,權貴亡他們也亡。

為甚麼呢?中產階級的一部分構成是小商人、高級打工仔,當經濟不佳,權貴滅亡時,他們會首當其衝。權貴的損失當然更大得多,但是,他們的底子厚,因此死得比較慢,通常要在中產階級死得七七八八之後,才輪到他們。

這就是2003年的情況。後來,由於拉倒了中產階級,到權貴挺不住時,中產階級表面上為了自己,實質上也為了主子,出來推倒了「八萬五」,結果就是,中產階級死得不夠多,權貴因而也死不了。

權貴再度上場,會有甚麼情況呢?答案是政府的管治力更弱,更加管不了權貴。

我舉一個例子,假如有官員欲圖侵害權貴的地產利益,後者會利用傳媒做勢,找一些諸如姚松炎的人來做打手,又或者朱凱迪之類的政客,製造民意,然後又可以利用法律程序來打官司,千方百計令到官員的行動失敗,當然也會被上級斥責。官員的天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就不去搞算了。

特區政府的問題在於投鼠忌器,因為建制派的一半力量來自商界,當反對力量愈大,政府只能更加倚靠商界的力量。梁振英政府的初期,曾經約束過一輪地產霸權,樓價一度下跌,但是後來反對派的聲音太大,所以到了後期,梁政府也變得無所作為了。

這就是我常常對朋友說的﹕「你可以指責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任何事,我也沒異議。但是就和地產霸權勾結一事,卻是無的放矢。八萬五就是最好的證明。反而,民主派和地產霸權不管在政治上是如何對立,但在利益上,卻是一致的。」

這也牽涉到一個基本理論﹕小政府,大市場,表面上沒有破綻,但實際上,當權力分散,到處飄的時候,最有力拿到權力的,不是小市民,而是權貴。這好比鈔票到處飛,拿到的不是所有人,而是大隻佬和黑社會。所以,當特區政府的權力愈小,地產霸權的力量就最大。

這當然只是概括之言,皆因很多政府都是由當地豪門權貴所控制,權力大只代表了幕後家族的利益。但這問題拉得太遠,為了便於理解,唯有用簡化了的二分法。

反之,政府的權力大,又或者是打倒了地產霸權,樓價下跌,誰人的得益會最大呢?

第一是依賴政府生活的人,例如公務員,他們完全不受經濟盛衰影響,樓價和物價跌了,反而提高了其相對購買力。

第二是低下階層,不管市況多差,最底層的基本工作,如倒垃圾,洗碗等等,是不愁沒工作的。

第三是有賺錢能力的年輕企業家。假如資產價格高企,既得利益階層壟斷了社會資源,但當資產大跌,年輕企業家有更多的機會去攀上高位。

事實是,在2003年後的幾年,這些人全是得益者,但是,當大量市民反對「八萬五」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走出來支持董建華。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08/27/010124908.shtml


香港的政治運動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  政經密碼: 周顯

很多年前,「壹傳媒」進軍台灣,當時台灣由「中時」和「聯合」兩大報業集團壟斷市場,財雄勢大,很看不起其財力與水平,對此,嗤之以鼻地說,我們台灣人不像香港人般的沒文化,對於煽腥色的新聞報道方式,和狗仔隊文化,不可能會接受。

結果呢?「壹傳媒」登陸一年之內,已成為台灣傳媒的霸主,把一眾比其財力勝過十倍百倍的地頭龍,打得七零八落,全無還手之力。

由此可以見得,人類是有共通的特性,不管說得如何的天花亂墜,但是碰上了生物學、心理學、市場學等等的基本原理,不管是在哪一個社會,哪一種文化,都可得出類似的效果。

很多年前,香港人見到台灣人打架的政治文化,覺得很難以理解,認為斯文的香港人不會這樣做。但現在已用事實證明了,當放在適當的理境,有了適當的催化劑,香港人是絕對會做出其他所有社會所有人類的同樣事情。

在好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指出當時香港人對於內地人和新移民的仇恨程度,已不在1933年希特勒上場之前,德國人對猶太人之下,事實是,在相同的時間軸上,俄國人和法國人對猶太人的憎恨程度,也許比德國人更深,不過這兩國當時並沒有戰敗的痛苦,也沒有希特勒這個催化劑,所以才沒有爆發德國後來發生的事情。

既然香港人的心理狀況脫離不了生物學和心理學的客觀現實,也即是和所有人種並沒分別,因此,我們不難從以往發生過的無數歷史中,推理出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是或許我們身在其中,不願意去接受自己也不過是普通人這個現實而已。

正如我講過,也有無數人講過,包括了支持民主的人士,第一,仇恨容易製造,卻難以消除。第二,仇恨是製造戰鬥力的最大動力,而政治力量來自戰鬥力。第三,重大的人民矛盾不能用民主方式解決,皆因雙方都無法勸服對方,只能透過武力戰鬥,去分出勝負。

如果香港是窮地方,早就爆發血腥戰爭了。只是因為太過富有,既得利益者不願放棄利益,被統治階層則不願意放棄舒適生活,因此才打不起來。而這,暫時看來,顯然是個死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7%9a%84%e6%94%bf%e6%b2%bb%e9%81%8b%e5%8b%95%e6%ad%b7%e5%8f%b2%e4%b8%8a%e7%99%bc%e7%94%9f%e9%81%8e%e7%84%a1%e6%95%b8%e6%ac%a1-1863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