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左翼?右翼?同為一家?

經濟學上常分為左翼(共產,福利,大同,大政府小市場)和右翼(自由主義,小政府大市場),但其實它們真的可以完全分離(mutually exclusively)嗎?

極右經濟學家提倡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反對一切財富再分配和福利。In other words, 漠視社會基層的人,雖知道世界上的人有些一出生的才能便低於平均,並非他們不努力,作為社會菁英應該令付出勞力的人安居樂業,但因他們長期處於精英階層而離地,忘記自己是幸運的一群(talent)。如果任由弱肉強食,基層會長期受壓搾,一如工業革命時代。那些右派經濟學家(社會菁英)未免有如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一文中指出士大夫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脫離生物文化層而齋講道德層係冇意義的(離地)。極右經濟學家希望基層在被壓搾的情況下(生活受威脅),能夠不反抗,不造成社會不穩,這無疑要求他們有犠牲精神(利他),係左翼思想。由此可見,極右建立於左翼的犠牲精神。

至於左翼,全球化和美國是一個好例子,美國提倡多元文化,乃至九十年代先進國家提出全球化,淪為資本家上下其手的工具,資本家賺大錢的時候,卻忘記回饋推動社會,本土工人飯碗受威脅,眼見不能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對大愛左膠反感。又一次脫離生物文化層而齋講道德層。因而民粹,本土主義,右翼思想抬頭。(詳見沈旭輝引文)
在生活受威脅時要求大部分人有犠牲精神(利他),是違法人性,在求生意志下,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存活,自我保護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